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前身,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還有沒有大礙?”
那陳暊笑道:“還好,都是些皮外傷,加上這兩天有這兩位姑娘悉心照料,沒什麼大礙了。”
聽他這麼說,我算是放心了一些。但他自己說得是不是實情,我也沒辦法確定。
我正思索著這談話如何繼續下去,猛然間看見他身旁的茶几上放著一本書。似乎是我們進來之前,他正在看書。因為書被翻開了,我隔得也較遠,看不清裡面的內容。
我指著這書說道:“原來陳兄也是勤奮之人,這身體才剛剛恢復一些,就在認真研讀啦!不知陳兄現在正在看什麼書呢?”
陳暊笑道:“胡兄謬讚了,我也就是閒著無事,隨便翻翻。”
說完把書合上,放在我與他座位之間的茶几上。
這書本一合上,我立即看清了,這是一本《孫子兵法》。
我心中一驚,嘿嘿!還別小瞧這哥們兒。作為一個外族,竟然研究咱們老祖宗留下的《孫子兵法》,那一定是個胸懷大志之人。
我決定就從這本《孫子兵法》談起。
我問道:“陳兄,你竟然研讀咱老祖宗留下的兵書經典,說明你絕非凡人。你說說看,你為什麼要讀這本書,喜歡這本書嗎?”
這下算是開啟了陳暊的話匣子。
陳暊告訴我,他之所以研讀《孫子兵法》還是與他們的國家有關。
原來,這大陳國的南邊也有個國家,叫做占城。
這占城國與他們大陳國一樣,在上古時期,都屬於咱中原大國的版圖。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這裡稱之為象林邑,簡稱林邑。
秦漢時期,這占城國被稱之地象郡象林縣。
東漢末年,象林縣功曹之子佔族人區連,起兵殺死象林縣令,佔據了原日南郡的大部。
後來,這區連自立為王,並定婆羅門教為國教,始建占城國,和中國以順化為界。
公元8世紀下半葉至唐末,改稱環王國。
五代時期,複稱占城。
占城建國以後,占城王國各代王朝的歷代君主都力圖向北擴張領土,因此和統治當時越南北部的中國封建王朝發生了頻繁的戰爭。
這古代鄰國之間打打和和也是常有的事兒,這占城國也不時向中國朝貢,進行貿易。
後來,隨著越南的獨立,先後建立了丁朝、黎朝等,直至現在的陳朝。占城國向北擴張領土,就直接面對的是古越南的這些國家,而非中原的大國了。
陳朝當然是不能倖免。自陳朝建國以來,就一直和占城人交戰。雙方雖各有勝負,但總體來說,占城國佔有優勢。
這陳暊作為一名皇子,當然覺得這對於他們大陳國是一種屈辱。
因此,他一直有心要扭轉這種局面,有朝一日想親自上陣,狠狠教訓這占城人一番。
但這占城人生來就是十分兇狠善戰,想要打敗他們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正是因為自己的國家與占城連年開戰,而且經常處於下風,陳暊才想著學習咱老祖宗的《孫子兵法》。
聽了陳暊這番言語,說實話,我心中對他還是相當佩服的。
古人云:知恥而後勇。
他陳暊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踐行者。
祖國在與外族的征戰中連連失利,怎麼辦?
他不是想著如何割地求和,如何維護自己家族的統治而苟延殘喘。而是想著如何奮發圖強,如何擊敗外族侵略者。
於是,我問他,看了《孫子兵法》有什麼收穫,將來如果讓他回國帶兵與占城人打仗,他有沒有必勝的信心。
陳暊告訴我,這本書上確實有很多值得學習、值得揣摩的東西。但真正要運用到戰場上,那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問題。
如果將來他回了大陳國,他的弟弟讓他親自帶兵上陣,他絕對不會推脫。保衛大陳國,是他作為一個皇族不可推卸的責任。
我對他這番話,也是十分讚賞。
我說道,戰爭是一個複雜的互動過程。戰爭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絕不是一個靜態的過程。
今天的戰爭局勢或許對對方有利,但往往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可能會導致整個戰爭的格局發生變化。
戰爭也絕不是一個兵對兵、將對將的簡單對陣,他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
比如裝備軍械、後勤供給、天氣變化、人心向背等等。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有可能左右整個戰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