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下,劉伯溫打定了一個主意。他一定要就楊憲之事,去向朱元璋求一次情。他要向朱元璋陳情,楊憲現在在獄中已對當初彈劾汪廣洋、參奏李善長、斬殺劉炳之事都心生悔意。

劉伯溫想向朱元璋請求,給楊憲一條生路。如果朱元璋能饒楊憲不死,那麼這些推測,可能就是楊憲神經過敏了;如果朱元璋堅持問斬楊憲,那這些推測……

從天牢裡探監回來的劉伯溫,第二天便單獨向朱元璋陳情,請求朱元璋給楊憲一條活路。

朱元璋面對劉伯溫的陳情,只是不冷不淡地回了一句:“我知道你與楊憲私交一直不錯。也正是因為如此,你向我求情,我才不會怪罪你。倘若換作他人,我定會治他的罪。你下去吧!”

面對朱元璋如此冰冷的回答,劉伯溫感到一陣天旋地轉。讓劉伯溫天旋地轉的並不僅僅是楊憲即將授首,而是楊憲那個可怕的推測……

楊憲是七月的最後一天被罷相、打入天牢的,過了中秋節沒多久,楊憲就被問斬了。

楊憲被問斬之後,劉伯溫情緒一直不高。加上他還在忙著替朱元璋草擬大封功臣草案一事,對於常遇春墓前的石馬之事,我也就不好一再催促他了。

直到八月底,劉伯溫與馬悅第六次到常遇春墓前勘測之後,得出了最終結論,這對石馬不換,此事無法破解。

面對這個結果,我只好請求劉伯溫,就此事旁敲側擊地問一下朱元璋,看他對功臣家屬私自更換石象生是個什麼態度。

對於我這個請求,劉伯溫自然不會推辭。不過,這事兒肯定是急不得,得等待時機。

雖然為了常遇春墓前的這對石馬這事兒,這幾個月一直挺糟心的,但好訊息還是有的,那就是未了又懷上了。

就在我再次沉浸在又要當父親的喜悅當中,就在我等待著劉伯溫去跟朱元璋提起更換石象生之事的時候,一條船突然於九月初六午後出現在了應天碼頭。

這條船雖然看起來就是一條普通的商船,其實這條船並不普通,這條船的使命重大。因為這條船來自大陳國,這條船上的負責人正是阮其防。

當初離開大陳國之時,我曾經給阮正倫、阮其防,還有恭宣王陳曔反覆交待過,一旦大陳國有任何風吹草動,一定要立即來應天找我。

面對突然而至的阮其防,我意識到大陳國那邊可能出大事了。

果然,阮其防告訴我,陳日禮在七月份毒死了憲慈皇太后,並愈恢復楊姓。這一下,陳日禮與陳氏宗親之間的矛盾算是徹底激化了。

之前,憲慈皇太后還充當著救火隊員的角色,努力化解雙方的矛盾。但陳日禮覺得登基一年有餘了,自己的地位算是穩固了,可以踢開憲慈皇太后,辦自己想辦的大事了。

這要說起來,這憲慈皇太后還真是一個十足的悲劇人物。先是不顧陳氏宗親的反對,一心護著與自己並無血緣關係的“親孫子”登基為王,然後又是為了這個“親孫子”坐穩王位,絞盡了腦汁。

最終,這位“慈祥”的奶奶卻被這位與她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親孫子”親自送上了黃泉路。如果別人說憲慈皇太后死得憋屈,是冤死的。那我表示堅決反對,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憲慈皇太后是蠢死的。

憲慈皇太后死後,陳元晫父子迅速聯絡陳叔明,以及升龍城外天寧公主的兩個兒子,準備利用陳氏宗親現在手上極少的兵力,迅速控制一個城門,放天寧公主的兩個兒子帶兵殺進宮中,除去陳日禮。

雖然陳元晫父子的這個計劃十分冒險,但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不得不為之。否則,就是坐以待斃。陳日禮既然提出要恢復楊姓,那就是準備徹底與陳氏宗親劃清界線了。陳日禮恢復楊姓之時,便是陳氏宗親慘遭血洗之日。

正是到了這緊要關頭,恭宣王陳曔和阮正倫、阮其防經過簡短的商議,立即派出一條船,扮成普通商船,由阮其防帶隊直奔應天,來找我。

得知陳叔明在升龍城已經到了生死關頭,一旁的桃兒、杏兒早已是急得六神無主。當然,我並沒有慌,我立即去了鄭有功處的聯絡點,讓崔道遠他們迅速通知所有特戰隊員,還有羅仁、陳定邦、張天賜、吳成照四人,明日一早,在應天碼頭登船,目標:大陳國。

九月初六晚上,我匆匆跟霏兒她們幾個交待了一些事情。至於劉伯溫那邊,我都沒有時間跟他打一個招呼。

九月初七一早,包含陳維林在內的總共六十五名特戰隊員,還有羅仁、陳定邦、張天賜、吳成照、楊德細五人,正好是七十人,已經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怮

秋暝

天武霸尊

十九道

漢末沉浮記

何子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