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應天碼頭等著我。
楊德細還是一如既往地執著,陳維林去哪裡,他就去哪裡。當然,我也不會覺得他是多餘的,反正是人多力量大嘛!
一路加緊行船,十月初三,我們便在清化登岸。不過,在清化我們並未見到阮正倫,只是見到了恭宣王陳曔。
陳曔告訴我們,升龍城出大事了!
原來,陳日禮毒死憲慈皇太后,欲恢復楊姓。陳元晫父子迅速秘密聯絡陳氏宗親,準備發動兵變。
九月十一日夜,陳元晫父子率升龍城內陳氏宗親的家兵迅速控制了升龍城南門。而南門外不遠處的山林中早有一支三千餘人的部隊在此隱蔽三日了,這支部隊正是天寧公主的兩個兒子在升龍城外集結的部隊。
按照計劃,天寧公主的兩個兒子立即帶著這三千部隊從升龍城南門入城,在陳元晫父子的帶領之下,迅速衝向皇宮,目標當然就是陳日禮。
驚聞有兵士從升龍城南門而入,陳日禮意識到肯定是陳氏宗親率先動手了。
由於正值深夜,皇宮外面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也搞不清楚,陳氏宗親的兵力有多少也搞不清楚,想調禁衛軍平叛恐怕反應也沒那麼迅速。陳日禮當機立斷,讓寵臣陳日核迅速集結宮中的禁軍,緊閉宮門,以抵禦入城的兵變部隊。
而陳日禮自己則玩了一個“金蟬脫殼”之計。他竟然帶著幾個宿衛,換上平民的衣服,偷偷從宮牆翻越而出。
這就奇怪了!當時城內發生兵變,到處兵荒馬亂的。按照常規操作,他們應該在宮內待著,依託緊閉的宮門和宮內的禁軍抵抗外面的叛亂軍隊。待得天明之時,定會有大量的禁軍前來救駕,那叛軍必然不攻自亂。
那陳日禮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因為宮中的禁軍只有不足五百人,如果宮外的叛軍人數眾多,這五百人肯定是無法頂住叛軍的進攻的。一旦宮門被攻破,那他陳日禮就成了甕中之鱉了。
陳日禮可不想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中,他要主動求變、主動求生。
但這個路數似乎也不對呀?叛軍在宮外,他陳日禮反而逃到宮外,這不是自投羅網嗎?
事實當然不是這樣啦!陳日禮在宮外有一個絕對安全的藏身之地,叛軍絕對想不到。
這個藏身之地在哪裡?
便是升龍城內,一個叫新橋下的小地方。
新橋下是當時升龍城內最出名的煙花之地,陳日禮未入宮當皇上之前,可是那裡的常客,那裡可有好幾個他的老相好。
即使入宮為王之後,陳日禮還是會經常深夜偷偷翻越宮牆,去新橋下找他的老相好。對於此事,當然只有極少數陳日禮的絕對心腹宿衛知道。
為了掩人耳目,每次與這幾名絕對心腹談論此事,經常以“微服私訪”為代號。
比如某日,陳日禮心血來潮,準備夜間去新橋下。他便會事先通知幾名心腹宿衛,做好今晚“微服私訪”的相關準備工作。
也就是說,再我們看來,陳日禮這次逃出宮外,是非常規操作。但在陳日禮看來,這其實是常規操作。
陳元晫父子率領的軍隊,很快便將皇宮圍了個水洩不通,他們誓要殺入皇宮,結果了陳日禮。可他們哪裡知道,此時的陳日禮早已不在皇宮之內,而是正在皇宮外面風流快活呢!
陳元晫父子率領的軍隊不知陳日禮並不在宮內,而皇宮內的近五百禁軍,還有太監、宮女什麼的,當然也不知道陳日禮並不在宮內。
可以說,當時整個皇宮裡,只有陳日核一個人知道,陳日禮早已不在宮內。
陳日核立即招呼這些不明真相的禁軍,還有太監什麼的,能上陣的全部上陣,誓死保衛皇宮的安全。
那些禁軍自然是忠於陳日禮的,雖然與宮外陳元晫父子帶來的人馬比起來,他們在人數上處於絕對劣勢,但他們相信陳日核的在戰前動員中所說的那些話:宮外的援軍馬上就要到了,只要頂住了宮外叛軍的這撥進攻,明日就是大家升官發財的好日子……
可惜了這近五百禁軍,還做著第二天升官發財的夢,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看到第二天的太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