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為進,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算起來,我與李善長也算是相識多年的老朋友了,而且大家這麼多年來一直相處得十分融洽。在這件事情上,我如果不給李善長一點兒友情提示,也確實對不起咱們這麼多年的感情。
我告訴李善長,我也曾經當面問過朱老爺子這個問題。朱老爺子年邁多病、老眼昏花,這的確也是事實。不過,朱老爺子最後還是意味深長地跟我說了一句,“有時候,有舍才能有得!捨不得一些東西,往往最後將自己都搭進去了。”
李善長聽了這話,仰起頭,雙眼看著房梁,反覆唸叨著朱老爺子這句話。許久,才低下頭,問我道:“朱老爺子的意思是不是皇上可能要對功臣下手了?”
李善長竟然如此直白地問我,倒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這一下,李善長這話問得我根本沒辦法接了。我說是吧,那畢竟只是一種猜測,朱元璋目前還沒有什麼大動作;我說不是吧,很顯然是在敷衍李善長。
又是短暫的沉默過後,我沒有正面回答李善長的話。我只是告訴李善長,自古以來,功高震主都是為人臣之大忌。人都是自私的,為了穩固自己的江山,為人君者難免會採取一些非常的手段……
最後,我又反覆宣告,我剛才只是列舉了一些歷史上的君王的事蹟。雖然當今皇上的天下,也是他一寸一寸土地打下來的,但截止目前為止,皇上都未採取任何過分的行動,這充分說明咱們的皇上比以往任何一位皇帝都要胸懷寬廣……
李善長是何等聰明之人,我把話說到這裡就行了,根本就無需繼續點透了。我剛打住話頭,李善長突然起身,站在我面前對我作了三個揖。
這一下,倒是搞得我怪不好意思的。畢竟別人可是當朝宰相呀,而我胡碩算什麼,讓一個宰相給我作揖,這我如何消受得起。我立即起身,去阻止李善長朝我作揖。
我這一阻止,李善長卻堅持又給我作了一個揖後,才拱手對我說道:“胡老弟,且不說這些年來你對我李善長的工作如何支援,就說剛才你對我的這一番點撥,就完全受得起我給你作揖。只是愚兄還有一事想向你請教。”
李善長一下子如此跟我客氣,我連連跟他擺手道:“李大哥,你我都這麼多交情了。你一下子跟我如此生分,我真的是受不了。李大哥有話但講無妨,說是向我請教,那真是言重了。”
李善長見我是這個態度,便立即問道:“老弟呀!你也知道,我走到今天這一步,也是十分不容易了。有時候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並不是我捨不得手中的權力,如果我也學朱老爺子就此激流勇退,不問世事,恐怕正好給了別人一個打擊我的機會呀!”
我知道李善長這話是有所指,他一定是擔心就此激流勇退,是不是正好給了以劉伯溫為首的浙東集團對他下手的機會。
說心理話,李善長和劉伯溫二人與我的關係都不錯,二人之所以走上對立面,完全是因為二人成了朱元璋的制衡之術的犧牲品。我是真心不希望這兩個人成為一生之死敵,我希望他們能成為朋友。當然,我這個想法很可能是個不切實際的奢望,畢竟很多事情正如李善長所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假如李善長真的與劉伯溫成了好朋友,那就是犯了朱元璋的大忌。朱元璋怎麼可能讓自己的制衡之術被別人破解?真要那樣的話,他就很可能成了傀儡。
正是因為我有希望李善長與劉伯溫握手言和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因此,我便勸李善長不妨以退為進。我還跟李善長打包票,我一定會勸說劉伯溫,不會與他李善長事事作對的。
對於我打這個包票,李善長是相信的,但是,李善長的擔心卻並未消除。李善長告訴我,他相信我能說動劉伯溫,但是浙東集團還有汪廣洋、楊憲等人。
特別是那個楊憲,因為他哥哥楊希聖的事情,已經與李善長結怨太深。現在,朱升老爺子隱退,朱元璋忽然從浙東行省召回楊憲任右丞,他哪會放棄扳倒李善長的機會?
李善長的這個擔心十分有道理。我不禁問道:“那你的意思,必須要和楊憲鬥下去?”
李善長見我問出這話,只是狡黠地一笑,然後說道:“既然胡老弟勸我以退為進,咱就不妨聽胡老弟一言。”
至於下文,李善長便不繼續往下說了。看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我知道他已經有了應付楊憲的辦法。
我與劉伯溫的會面,比起李善長來,就更加隨和一些。我對劉伯溫也是實言以告,朱老爺子其實就是擔心朱元璋會對功臣下手,所以採取了歸隱避世的辦法。
對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