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為進,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善長與劉伯溫之間的敵對關係,我也是直言相告。我說我已經勸說過李善長,讓其儘量不要與浙東集團的人互懟。同時,我也勸說劉伯溫,希望他對之前的事不要再耿耿於懷了。有些事,該放下,就放下吧!
劉伯溫聽了我的話,也是點了點頭,說道:“冤家宜解不宜結。朱老爺子歸隱了,如果李善長也退居二線了,那就該是我榮歸故里之時了……”
看劉伯溫也有與李善長和解之意,我便也安心了不少。
臘月二十六日,思淑再次生下一個女兒,起名胡兮渃。
洪武二年除夕,農曆雞年的最後一天,霏兒、蘭兒和未了三人可是夠忙活的,一大家子要過年,三人帶著人忙裡忙外的。另外,思淑還在坐月子,也得派人悉心照料。
本來,我還想著看看能不能替三位夫人幫個忙什麼的,誰知霏兒卻對我說道:“咱們一大家子都是從外地搬到應天來的,也沒有什麼先人先祖什麼的需要祭祀。往年,咱們就省了這一道程式。可是今年不一樣了,常二哥亡故了,你得帶幾個人去祭祀祭祀。至於家裡,你就不用操心了,一切都有我和蘭兒、未了。”
有妻賢惠如此,我還有什麼可說的。一大早,我便去了鄭有功的聯絡點,準備找幾個人,置備點兒祭祀用品,午飯後去祭祀一下常二哥。
考慮到陳維林的老婆孩子都在嘉興,臘月初,我便打發陳維林帶著楊德細回嘉興了。因此,這大過年的,沒有回家,而是待在聯絡點的,也就是天狼特戰隊的一些人。
鄭有功聽說我要去祭祀常二哥,立即差人去準備祭祀用品,而讓我就在聯絡點等候。草草吃完午飯,我便帶上趙忠義、崔道遠、湯國棟、王思振四人同行。趙忠義、崔道遠、湯國棟三人均為分隊長,王思振則是錐子山出來的兄弟,去祭祀常二哥,帶上他們幾個是十分合適的。
在常二哥墓前,我們不僅遇到了常茂、常升、常霖三兄弟,還遇到了滿臉悲痛的沐英。
沐英這小子還真是好幾年沒見了。朱元璋消滅張士誠之後,令沐英隨湯和大軍前往東南討伐方國珍、陳友定。方國珍、陳友定二人兵敗之後,沐英奉命鎮守建寧(今福建三明建寧縣)。
也就是一個多月之前,沐英接到朱元璋的命令,令他迅速回應天。沐英回到應天之後,朱元璋與其有一番私下的談話。
因為沐英知道我與常遇春的關係,也不拿我當外人。他告訴我,朱元璋此番召他回應天,是打算任命他為大都督府僉事,幫助朱元璋分擔一些工作壓力。
自從朱文正死後,大都府依然存在,但大都督這個位置卻一直空著。雖然徐達等人也在大都督府內任了職,但這些將領均長年在外領兵作戰,一些重大決策事件,甚至是一些日常性工作,朱元璋只好親力親為了。
朱元璋當了皇帝,需要他過問的事情就越來越多了。對於大都督府這一塊的工作,他覺得十分有必要增加一個得力助手了。
可是自己的大兒子朱標還不滿十五歲,顯然是無法勝任這份工作的。外甥李文忠又領兵在外,調他回來也不現實。思來想去,還是調養子沐英回來最合適了。
當初,沐英在福建聽說了常遇春暴亡的訊息,就是萬分悲痛。這會兒回到了應天,自然是要來祭祀常遇春的。
從鐘山回城的路上,我與沐英並轡而行。可能是因為剛剛從常遇春墓祭祀歸來,觸景生情,大家心情都不好,直到快入城了,大家都沒什麼話,就這麼默默地催馬前行。
眼看著距應天南門還有三、五里地,沐英忽然停下馬來,指著遠處的一個小湖泊說道:“胡大哥,你看那湖邊的垂柳雖然沒有了葉子,但在這夕陽的照耀下還是顯得格外漂亮,要不咱們過去走走。”
我順著沐英的手指方向看去,的確在夕陽的照耀下,這些光禿禿的垂柳條彷彿鍍了金一般,別有一番情趣。聽沐英這話的意思,是不是有話想跟我單獨說,我便招呼眾人下馬休息,我與沐英則向那小湖泊走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