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零七章 劉伯溫不願為相,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元璋明白楊憲跟李善長不對付,但這麼頻頻地就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打小報告,連朱元璋都有些打心眼兒裡看不起楊憲。

既然楊憲不合適,朱元璋立即跟劉伯溫提起另外一名人選,那便是汪廣洋。

這汪廣洋與劉伯溫、楊憲可以並稱浙東集團三巨頭,楊憲不合適,劉伯溫又不肯就任,朱元璋便只好提起汪廣洋了。

可誰知朱元璋剛剛提起汪廣洋,劉伯溫便將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劉伯溫告訴朱元璋,汪廣洋算得上是個能臣,但真要讓他出任左相,恐怕不光是他的才能不夠,他的德行也不夠呀!德不配位,可是為政之大忌呀!

朱元璋接連提了浙東集團的兩個人選,劉伯溫都予以了否決,這確實是讓朱元璋沒有想到的。

朱元璋心裡犯了嘀咕:這哥們兒今天是怎麼了?按說現在是他們浙東集團做大做強的最佳時機,這哥們兒怎麼反而變得如此謙讓起來呢?

朱元璋盯著跪在地上的劉伯溫看了許久,突然說道:“那你看胡惟庸這個人怎麼樣?”

朱元璋心想,讓你推薦浙東集團的人,你推推諉諉的。這會兒,我提名胡惟庸這個李善長的身邊人,看看你又是個什麼說法。

要說朱元璋的這個思維跳躍性實在是太大,提名浙東集團的人,你劉伯溫反對。那好,我索性提名淮西集團的,看看你怎麼說。

只見劉伯溫平靜地說道:“要論才能,胡惟庸也算是個能人。只是這升任左相,恐怕有些難為他了。”

聽劉伯溫這麼一說,朱元璋“哦”了一聲,說道:“那你倒說說看,這胡惟庸又有何不可了?”

劉伯溫告訴朱元璋,如果把咱大明王朝比作一駕馬車的話,皇上就好比是駕馬車的人,而左相就好比是領頭之馬。如果胡惟庸出任左相,我擔心他會將整輛馬車都帶到溝裡去……

聽劉伯溫如此一說,朱元璋雖然面上表情沒什麼變化,但在內心深處他還非常贊同劉伯溫的說法的。只是這李善長病倒了,左相之職長期無人履職也是不行的。

朱元璋索性對劉伯溫說道:“眼下你不出任左相,餘下的人應該是無人出其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三人之右了。要麼你就出任左相,要麼你就在這三人中選一個,你自己看著辦吧!”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劉伯溫也沒了辦法。自己出任左相,他是萬萬不會幹的。讓胡惟庸出任左相,那肯定也是不行的。經過綜合衡量,劉伯溫覺得三人之中汪廣洋算是最合適的,也是對浙東集團最有利的。

因為如此一來,浙東集團三巨頭齊聚應天,一左相、一右相、一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應該是有資本跟樹大根深的淮西集團掰掰手腕了。

於是,事情就這麼定下了。

第二天,朱元璋頒下一道聖旨,立即召回陝西參政汪廣洋,讓其頂替生病的李善長,出任左相一職。

這道聖旨一下,應天立即引起了轟動。汪廣洋為左相,楊憲為右相,劉伯溫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浙東集團三巨頭一下子齊聚應天,並佔據了重要位置。不少人紛紛猜測,皇上這是要幹什麼?難道是要對淮西集團下手了?

淮西集團的眾多成員更是一下子慌了神兒,紛紛借探望李善長之機,去請示李善長如何應對這場看似即將爆發的政治危機。

不過讓淮西集團的成員失望的是,李善長似乎對這事兒並無半點應對之策。他只是告誡眾人,不要想東想西,皇上是個念舊情的人,不會虧待大家的,幹好自己手頭的本職工作就行了。鑑於目前的大環境,不要有任何非分之舉,夾著尾巴做人就是了……

不僅是如此,李善長還授意胡惟庸、李存義二人,平常多盯著些淮西集團那幫小弟,千萬不要因為眼下浙東集團似乎佔了上風就慌了神兒,萬萬不可在這種情況下出什麼昏招兒,甚至幹出狗急跳牆之事……

經過李善長、胡惟庸、李存義以及淮西集團眾小弟的共同努力,淮西集團的眾人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並未受到什麼影響。反而是浙東集團,錯誤地估計了當前的形勢,最終受到重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