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一十章 汪廣洋丟官,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忠所料,四月二十八日元順帝病亡,其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在應昌繼承皇位,史稱元昭宗。

李文忠當機立斷,率部立即北上。五月十六日,李文忠部奇襲應昌。

面對從天而降的明軍,剛繼位不到一月的元昭宗慌了神兒,連老婆孩子都不顧了,帶著少量精兵倉皇逃亡。元昭宗可是吸取了父親的教訓,他這一回是一口氣,跑到了和林。

雖然讓元昭宗給逃了,但這一回李文忠可謂是收穫頗豐。不僅有元宮后妃數人、昭宗的兒子買的裡八剌、還有諸王、將相官屬數百人都被李文忠部俘虜,還繳獲宋、元玉璽金寶十五件,玉冊二件,鎮圭、大圭、玉帶、玉斧各一件。

元昭宗一逃,元兵哪有心思抵抗明軍,紛紛向北潰逃。李文忠派出精銳騎兵窮追不捨,一直北追到慶州才返回。追擊的過程中,李文忠不僅擒獲北元國公江文清等人、降服楊思祖等將領,還俘虜、收降元兵五萬餘人,斬殺元兵不計其數。

面對如此大的收穫,李文忠一面派人快馬加鞭嚮應天的朱元璋報捷,一面督率軍隊押解俘虜南返應天,準備親自向朱元璋獻捷。

朱元璋收到李文忠的捷報,十分高興。雖然前有李善長臥病在床,不能理事,後有楊憲頻繁彈劾李善長,還有汪廣洋升任左相不久便被彈劾不孝等等一系列破事兒,但李文忠重創北元,那就是最大的好訊息。

朱元璋早已派人持聖旨北上,對李文忠多加讚賞,並讓李文忠加快行軍速度,爭取早日回應天。朱元璋還讓傳旨的人給李文忠帶話,李文忠回應天之日,他將率文武百官親往奉天門迎接。。。。。。

接到籌備在奉天門迎接李文忠凱旋的任務之後,胡惟庸一面加緊準備,一面去向病床前的李善長“彙報”工作。

李善長得知汪廣洋被罷相,也是頗感意外。關鍵是他沒弄明白,劉伯溫為什麼要指使人彈劾汪廣洋。

到底還是胡惟庸訊息靈通,他已得知那兩名御史並非受劉伯溫指使,而是受楊憲所指使。

當李善長得知是楊憲指使人彈劾汪廣洋一事之後,是一邊搖著頭,一邊露出了笑容。

李善長告訴胡惟庸,楊憲雖然有些才能,但為人心胸太狹窄,竟然連汪廣洋都彈劾。李善長甚至十分肯定地告訴胡惟庸,楊憲在這個左相的位置上坐不了多久了。

聽李善長如此一說,胡惟庸也是心中一驚。他不解地問道:“依大人的意思是,咱們現在該對楊憲發起反擊了?”

李善長又是一陣哈哈大笑,說道:“你這話說得對,也不對!”

什麼叫“說得對,也不對”?胡惟庸一時摸不著頭腦。

李善長告訴胡惟庸,他現在只需要悄悄地辦好兩件事就行了,一切靜觀其變。

李善長交待胡惟庸辦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即派人透過各種關係,接近汪廣洋身邊的人,但不能讓汪廣洋識破自已這邊派出人員的身份。

汪廣洋現在突遭罷相,正所謂“人走茶涼”,估計應天城內除了劉伯溫,不會有第二個人會去找他。這個時候,派人接近汪廣洋,給予各種幫助,與其套近乎,是很容易取得汪廣洋的信任的。

咱們派去的人,只需要得到汪廣洋對楊憲彈劾他一事十分惱火的證據就足夠了。有了這些證據,再將這些證據悄悄地散佈到楊憲那邊,就萬事大吉了。

楊憲本就心胸狹隘,得知汪廣洋十分憎恨他,必然再次向朱元璋上奏。楊憲將汪廣洋整得越慘,淮西集團最終的勝算就越大。

至於李善長交待的第二件事,那就更加陰險了。當初,楊憲在浙東行省與李文忠鬧得十分不愉快,楊憲密奏李文忠不軌之事,導致李文忠的近臣屠性、孫履被殺,許元、王天錫、王橚三人被髮配充軍。

這一回,只要胡惟庸指使人以屠性、孫履、許元、王天錫、王橚等人近親屬的名義,檢舉揭發楊憲在浙東行省的不軌之事,就行了。

雖然楊憲當初在浙東行省並未有什麼出格的行為,但檢舉揭發這種事,好多都是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添油加醋,甚至是捕風捉影、憑空臆斷。只要有這五人的近親屬檢舉揭發楊憲就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

萌萌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