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二章 推算國運,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有人擅自更改,或者不按統一的規定安放,一律按犯上越制論處……

聽劉伯溫說了這些,我也明白了劉伯溫內心的苦衷。當初來應天,是懷揣著幹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偉業的夢想而來的;現在,這一切已經實現了,或許落葉歸根是最好的結局了……

我便問劉伯溫,準備什麼時候動身回老家青田。

劉伯溫聽我如此一問,只好搖了搖頭告訴我,朱元璋只是答應讓他辭官歸鄉,但並未答應讓他就此回鄉養老。朱元璋的說法是,劉伯溫如今也算是功成名就,正所謂“富貴不歸鄉,如錦衣夜行”,朱元璋只是給劉伯溫放了一年的假,讓其回鄉祭祭祖、會會友什麼的。一年之後,還得回應天居住。

至於回到應天之後,劉伯溫可以賦閒在家,但時不時還得幫朱元璋出出謀、劃劃策什麼的。

聽劉伯溫如此一說,我算是明白了,朱元璋這是對劉伯溫極大的不放心呀!雖然他不想再重用此人了,但也不想此人從此離開他的視線。畢竟劉伯溫的能力實在是太恐怖了,他能助朱元璋奪取天下,說不定也能助別人推翻朱元璋的大明呀……

既然是這樣,我只好寬慰劉伯溫,好歹也有一年的時間。好久未回鄉了,回去會會老友、散散心也是好的。

誰知劉伯溫又是搖了搖頭,說道:“我原本也以為即刻就可以啟程了,誰知聖上又給我出了道難題呀!”

聽聞朱元璋又給劉伯溫出了個難題,我只好細問其由。原來就在劉伯溫收拾好行裝,準備啟程之時,朱元璋突然派人傳來口諭,說是劉伯溫精通周易,想讓劉伯溫在回鄉之前先入宮一趟,替大明王朝算一算國運。

一聽是這事兒,我心中暗罵:這狗日的也太會坑人了吧!劉伯溫精通周易不假,難道還真能預知未來不成?這分明就是不想讓劉伯溫回鄉,故意出難題,刁難人嘛!

看劉伯溫一副哀聲嘆氣的模樣,我心中生起一股怒火。我問劉伯溫,那準備怎麼辦呢?你這精通天文地理,又通曉易經,能不能算出大明的國運來呢?

劉伯溫搖了搖頭,說道:“這國運豈是隨便就能算得出來的?這幾天,我也參照《推背圖》,推演過《周易》多次,始終只能得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卦象。難啊!”

聽劉伯溫提起這《推背圖》,我便說道:“這《推背圖》不是號稱預言神書嗎?以你的才學,也無法參透其中奧秘?”

劉伯溫笑了笑道:“這《推背圖》的確有其神奇的地方,但如果仔細體味,便會發現,這書中對已經發生的歷史事情描繪得很具體,但對未來的事情往往是模稜兩可。真要解釋起來,往往一百個人,會有一百個不同的解釋方法……”

劉伯溫這麼一說,讓我這個無神論者聽了還是十分受用的。什麼洞曉天機、什麼預知未來,往往都是編造一些故作神秘、晦澀難懂的隻言片語,不管將來發生什麼事,都是可以往這上面牽強附會一番的。

想到這些,我便笑道:“那這還不簡單麼?你跟當今聖上推算這大明國運之時,也多多用這些模稜兩可之言,說得越是晦澀越好,應付一下不就行了唄?”

劉伯溫抬頭看了看我,苦笑道:“這個方法我當然是想到過,就算是說些阿諛之言,說咱大明江山萬萬年,又有什麼打緊的?但怕就怕皇上會讓人將我推算的大明國運給記錄下來,留給後世去驗證。正所謂‘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我劉伯溫一生自負,可不想百年之後,後人指著我當年推算的大明國運,說我劉伯溫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大騙子。我劉伯溫雖不求名垂千古,但我也不想遺臭萬年呀……”

聽劉伯溫這麼一說,我倒是能體會他的心情。這古時候的讀書人,可是相當注重名聲的。

想到了這些,我突然抬頭說道:“劉兄,如果我預測一下未來發生的事,你相信嗎?你敢把我預測的這些事,編入你為當今聖上推算的大明國運之中嗎?”

此言一出,劉伯溫立即是瞪大雙眼看著我。四目相對,許久的沉默……

最終,打破沉默的還是劉伯溫。他突然朝我一拱手道:“胡老弟,自從我第一次遇見你,就覺得你絕非尋常人。算起來,你我相識也是十多年了。仔細回想起來,這些年來你每每斷言之事,似乎都會應驗。我相信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

萌萌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