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六十章 轉戰龍頭,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百五十萬兩,正好用五十萬兩上繳到戶部,其餘一百萬兩則預備在這裡,給胡惟庸修繕城牆時支用。
除了秦淮河投資專案,他們之前購進的地皮、房產,也按照沈大哥的指示,幾乎都出手了。這些地皮、房產出售,總共收回了八十八萬多兩。
他準備這次我們離開應天之時,先期支付八十萬兩,作為沈大哥在龍頭港口專案的投資。
這一下,汪耀南是更加高興了。我那裡一百二十萬兩,沈大哥這裡八十萬兩,就算已經是到位了。到時候還得拉上許多貨物,那就另說了。
九月十八日一大早,我帶著霏兒、思淑、蘭兒、未了,還有季犛他們一大幫孩子,在應天碼頭送別了桃兒、杏兒他們。
船開之際,我少不得叮囑阮崇、阮書幾句,一路上千萬要注意安全。阮崇、阮書自然也知道此行安全的重要性,也是給我立下軍令狀,如果路上有任何差池,他們將以死向大陳皇帝陳叔明謝罪。
送走桃兒、杏兒她們之後,我得抓緊在聯絡點辦另外一件重要事情,就是跟大家通個氣,一個月之後我得去趟南洋,讓大家做好遠行的準備。如果家庭確實有困難的,現在就提出來。
聽說我要去南洋,眾人也是十分興奮。羅仁、陳元貴這些人就不說了,就是鄭有功都有幾分心動,他也很想去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看來,喜歡旅遊可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喲!
看著眾人去南洋的興致這麼高,汪耀南又跟我建議,何不跟我們之前成立和州聯絡點、應天聯絡點一樣,派人在龍頭也建立一個聯絡點呢?
如此一來,咱們也算派人在那邊參與建設、參與管理。另外,汪耀南最希望的一點便是,咱們聯絡點這些人的業務能力都比較強,如果咱們能派人過去,他和他父親汪大淵在那邊可要省心不少。
我覺得汪耀南這個提議很好,但卻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一旦成立龍頭的聯絡點,那這些外駐的人員可能難得回一趟家了,甚至是永遠都不回來了,那就意味著從此背井離鄉了。
這時,羅仁倒提出了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那就是願意長期在南洋生活的,這次可以順帶著將老婆小孩都給帶過去。特別是那些父母早已不在人世的兄弟們,完全可以帶著家小安安心心地去南洋生活。
羅仁這麼一說,汪耀南趕緊補刀,對龍頭那地方是好一頓吹。說那裡四季如春,特別適應人類生存。如果是有什麼老寒腿、哮喘之類毛病的人,去了那裡也就不用擔心每年的冬季難熬……
汪耀南這一番忽悠果然見效果,陳元貴第一個站了出來,說自己媳婦兒身子骨不好,每年冬天就咳嗽得厲害。反正他現在已是上無老、下有小,不如就帶著老婆跟幾個孩子去龍頭……
陳元貴這一帶頭,賈海通、鄭光成兩個也蹦了出來。這二人當年隨阿古達木進攻錐子山,被咱們給生擒了,但他們二人寧死不降。得知他們兩個是因為擔心投降之後,身在定遠城的家小會遭遇不測的情況,咱們釋放了他們兩個。
後來,定遠城被咱們攻下之後,這二人主動來降。自此,我對這二人也是十分看重。
這些年,這二人的老輩子也都先後過世了,他們這次便也萌生了舉家南遷的條件。不知是出於真心想去南洋,還是為了報答咱們錐子山這些年來對他們的照顧,反正這二人是決心跟陳元貴一樣,去龍頭定居。
陳元貴、賈海通、鄭光成在咱們錐子山的體系中,也算是排得上號的人物了。他們一帶頭,立即有很多人響應。這其中還包括當初從和州聯絡點跟過來的馬振宇。
馬振宇的加入,讓陳元貴很高興。當初,張懷德、甘仁桐、馬振宇、鄭有功四人是陳元貴在和州聯絡點一心培養起來的四大骨幹。
後來鄭有功、馬振宇來了應天,張懷德、甘仁桐留在了和州。要說這些年來,鄭有功一直在應天挑大樑,馬振宇有些被埋沒的感覺。這次,他主動提出跟著陳元貴去龍頭,也是再好不過了。
說起了馬振宇也要去龍頭,陳元貴向我提出,他明天去一趟和州,去跟張懷德談談。張懷德現在也是隻有老婆、小孩了,隨著應天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和州聯絡點的業務量也越來越小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