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八章 軟蝟甲,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煉成的鋼就兼具了柔韌性及高硬度性的優點。
但灌鋼法的原理是讓鐵水熔化滲入熟鐵,使它滲碳。就好像把白糖灑在白飯上面,然後放入鍋裡蒸,指望米飯從內到外變得一樣甜,這顯然是十分困難的(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些生活經驗)。
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能使碳分滲入熟鐵較淺部位,而冷卻後的鐵水,成為鋼中的高碳部分。
也就是說,灌鋼的特點就是含碳量不均勻,難以達到使用的要求。
鐵水熔化後會向下流,冷卻後造成鋼坯下部含碳量較高而上部含碳量較低。
後來,灌鋼法不再是主流的鍊鋼方法,而鍊鋼主要採用鍛打、滲碳的技術。
但周定成認為灌鋼法還是有很多優點。尤其是隕鐵比起普通鐵硬度更高,全部採用鍛打、滲碳的技術不僅費時費力,也不容易鍛造出高質量的隕鐵。
於是,周定成經過反覆研究,改良了灌鋼技術。
周定成的方法是,先把熟鐵料放到爐裡鼓風加熱,然後把生鐵的一端斜放到爐口裡加熱。
當爐溫達到一千三百攝氏度左右時,爐裡生鐵不斷熔滴,熟鐵料已經軟化,便用鉗子鉗住生鐵塊,努力使鐵水均勻地澆淋到熟鐵上。
澆淋完畢後,停止鼓風,夾出鋼團,上砧錘鍛,去除雜質。
一般要重複這一過程兩、三次。
透過周定成的改良灌鋼法,能夠得到滲碳均勻的鋼料。然後將所得的鋼料繼續鍛打,製成各種所需要的兵器或半成品。
上次周定成給我和常遇春打造的那兩把刀以及張思淑的劍,還有常遇春的鎧甲,都是在這個車間製作而成的。
不過當時周定成還是採取的鍛打、滲碳鍊鋼技術,這灌鋼的改良技術還是幾個月前才剛剛試驗成功的。
這第三個生產車間,主要就是提煉“煤精”的。
這提煉“煤精”的過程大致分為三步,第一步是選煤,就是將採購來的上好的煤,先進行採選,去除雜質。
第二步則是將選好的煤按不同的種類及乾溼程度堆放進煉焦爐。
第三步就是在煉焦爐內煉焦,也就是周定成他們所說的提取“煤精”。這煉焦爐比起冶鐵的高爐,體積稍大一些。
煉焦的原理就是,將配合好的煤裝入煉焦爐內,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透過兩側燃燒室加熱乾餾,經過一定時間,最後形成焦炭。
參觀完周定成的這一套生產工藝,我是讚不絕口。
周定成又拿來一把經過灌鋼技術打造的隕鐵刀。給我的感覺就是比上次的隕鐵刀重量輕了一些,但硬度及柔韌性沒有太大區別,鋒利程度也是很可觀的。
我當即要求周定成用這新冶煉的隕鐵給張思淑再鍛造一把寶劍。畢竟她是女孩子嘛,不適合拿太重的兵器。
周定成滿口答應著,並問我是不是也換一把刀,我一想,也可以。
我這功夫太差,那把隕鐵刀拿在手裡就覺得沉,還是搞把輕點兒的兵器好些。至於我那把,到時給羅仁他們用吧。
我又問了周定成,現在庫存的半成品,能打多少兵器了。周定成告訴我今年光顧著做試驗了,還沒來得及冶煉出多少。
我一想也是,畢竟他這才一年的功夫,成果可是不小。
我想起了上次常遇春的那副鎧甲,我是不是也要一副呢?
但一想,又似乎不合適,我又不是天天打仗,在外面到處晃,還穿個鎧甲似乎太張揚,也有點異類。
但我們經常在外面跑,不搞點防護用具好象也不行。
我突然想起了《射鵰英雄傳》中黃蓉穿的那件軟蝟甲。穿在衣服裡面,十分地精巧,別人也看不出來,給我來一件怎麼樣?
於是,我就跟周定成說,能不能用上次給常遇春做鎧甲的那塊鋁合金板子做材料,將其冶煉後拉絲,製成一件類似坎肩的防護服。
也不用袖子,只需護住心臟後背等主要臟器就行了。平常就穿在外衣的裡面,別人也看不出來,真要遇見什麼危險,一般的兵器也傷不著要害。
周定成思索了半天,直誇我這個辦法好。既能起到防護作用,別人又看不出來,穿著也十分輕巧,根本就不影響身體的靈活性,這最適合我們在外面跑的人穿了。
周定成一個勁兒地嘀咕,我是怎麼想出這麼好的方法的。
其實他哪裡知道,我不過就是從小說中看到的,借鑑的別人的方法。真要讓我自己去琢磨,我自己哪裡想得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