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集慶,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這個結果朱元璋、常遇春、廖永安三人還是十分滿意的,已經超出了他們的心理價位。
當初他們覺得只要能從陳兆先手中搞出一萬人馬出來,就心滿意足了。
現在搞來了兩萬人馬,他陳兆先自己也只剩下一萬六千餘人了。就是陳兆先再想反水,這一萬六千餘人也鬧不出什麼大動靜了。
當晚,人馬就交接完畢。常遇春、廖永安二將相當於一人又補充了一萬人馬。
朱元璋終於可以安心地睡覺了,畢竟陳兆先手中只剩下一萬六千人了,量他也鬧不出什麼大動靜了。
人馬交接儀式上,朱元璋還信誓旦旦地給陳兆先保證,打完這一仗就把人馬如數奉還。
其實,哪有這麼簡單。等打完這仗,他們可以說還有什麼什麼任務,也可以說他借過來的人馬死傷了不少,反正要編個理由還不簡單嗎?
總之,陳兆先這借出去的兩萬人馬,應該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常遇春、廖永安各補充了一萬人之後,並沒有立即投入進攻集慶城的戰鬥。朱元璋讓他們迅速把人員整編。
可不能讓原來陳兆先的部下抱成團兒。這些人打仗肯定是出工不出力的,必須打亂他們的建制,讓他們接受改造。當然整編的時候不能這麼明說,得找些其他的理由。
另外,朱元璋也給徐達、李存義送了緊急軍情。說是西線已攻到集慶城下了,讓東線的徐達部和苗軍加緊攻城,分散敵人的注意力。
等常遇春和廖永安的隊伍整編好了,這二人迅速投入戰鬥,定能打集慶元軍一個出其不意。
再來說說,集慶城內的狀況。
蠻子海牙調集中路的陳兆先部到西線江寧鎮,然後調集東路的汪誠部補方山的空檔,求援阿魯輝,讓他帶苗兵幫助扼守東線。
哪知苗兵反水,阿魯輝被殺,蔣山失守,集慶城的東線是岌岌可危。
蠻子海牙立即將集慶城內的主力調到東線,防止徐達及苗軍從東面攻入集慶城內。
誰知西線的江寧鎮又失守,康茂才部率著幾千殘兵退回集慶城內。陳兆先部是一點訊息沒有,按照康茂才的講述,陳兆先應該是投降紅巾軍了。
這樣一來,集慶城西邊的防禦就吃緊,城內元軍主力都在防禦城東的紅巾軍及苗兵。
沒辦法,蠻子海牙只得收縮防線,讓方山的汪誠部入牛首山,讓牛首山的福壽帶部分兵馬回到城西。
康茂才部入集慶城內,立即按照蠻子海牙的部署,在城西頑強阻擊馮國用、耿再成部。由於地利的優勢,再加上福壽帶了近一萬人馳援,集慶城西總算是頂住了。
雙方又進入了拉鋸戰,馮國用、耿再成二人率軍攻猛攻,雙方都是死傷慘重。
朱元璋立即命令中路馮國勝加緊對牛首山的攻擊,再不能放中路的元軍回援集慶城了。
同時,讓溧陽的湯和率部分人馬進入溧水,配合馮國勝作戰。
蕪湖由郭興繼續鎮守,其弟郭英率部分兵力東進,關注溧陽方向情況,補湯和的缺。
至三月初七,常遇春、廖永安部已整頓完畢,二將前來請戰。
朱元璋此時把常遇春、廖永安部視為壓垮元軍集慶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因為,此時的元軍不論在東線、還是西線,都已經是拼盡了全力,力保集慶城不失。
中路的元軍,由於湯和入溧水,已被死死地釘在了牛首山一帶。只要找到了合適的時機,讓常遇春、廖永安部立即在西線發起攻擊,集慶城定可破。
為了形成打擊的突然性,朱元璋讓常遇春、廖永安繼續休整兩日,三月初十力爭一舉突破西城。
同時,給馮國用、耿再成、徐達及苗軍下令,三月初八、初九兩天,採取連續不間斷的襲擾方式,晝夜不斷地派小股兵力輪流發起衝鋒,力求在精神上擊垮元軍。
馮國用等諸將心神領會,每次組織小衝鋒,都讓人把戰鼓擂著震天響,但真正去衝鋒的又沒幾個人。
在元軍看來,紅巾軍的衝鋒就是虎頭蛇尾,雷聲大雨點小。但即便如此,元軍也不敢放鬆警惕。
如此折騰了兩天兩夜,元軍的守城部隊很經是十分地疲憊了。
三月初十的清晨,休整了近十天的常遇春、廖永安部投入了西線的戰鬥。
本來有馮國用、耿再成在,西城就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這下子,攻城方面一下子投入了三萬多生力軍,元軍哪裡還抵擋得住。
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