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集慶,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線部隊很快突入城內,蠻子海牙早料到了會有這一天,他早做好了準備。

朱元璋部突破西城後,蠻子海牙令福壽和康茂才率軍在城內堅持巷戰,稱自己去東線督戰,力爭突破東線的紅巾軍,與鎮江的元軍會師。

其實,蠻子海牙根本就沒去東線,而是乘著水軍的戰艦,帶著幾千殘兵從長江上逃往鎮江。

康茂才是水軍統帥,集慶江面上水軍的一舉一動,都會有人向他報告。當他得知蠻子海牙已乘船逃走,心裡把這個最高軍事統帥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

康茂才心想,罷了,再打下去,也沒什麼好結果了,便宣佈投降。

可福壽就沒有康茂才的資訊靈通,還在傻乎乎地堅持巷戰,最後兵敗身亡。

蠻子海牙逃了,康茂才降了,福壽戰死了。

東線及中路的元軍得知訊息後,大部分投降了,其餘的一鬨而散,各自逃命了。

至此,朱元璋拿下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塊地盤,也就是憑藉著這塊地盤,他逐漸發展壯大,最後君臨天下。

牛首山的汪誠部也宣佈投降了,朱元璋十分“仗義”地讓陳兆先去受降。

陳兆先對朱元璋是感恩戴德,不光接收了汪誠部的近兩萬人馬,還把汪誠給軟禁了起來,最後還將汪誠殺害了。

朱元璋故意裝作不知,直到汪誠被殺,其下屬來向朱元璋告狀,朱元璋才狠狠地痛斥了陳兆先。

說是讓他去受降,是念在與他父親的“友誼”,讓他接收汪誠的人馬。

另外也是因為原先常遇春、廖永安各找他借了一萬人馬,但攻集慶城時傷亡慘重,讓他接收汪誠的人,算是還他兩萬人馬。

可他倒好,竟然私自將汪誠給殺了。

這下,汪誠的人馬肯定是對他陳兆先懷恨在心了,現在狀都告到他朱元璋這裡來了,怎麼收場?

朱元璋只得親自出面去安撫汪誠的餘部,把他們分別編入徐達、湯和、馮國勝的隊伍。

最後,還說是念在與其父陳野先的情分上,就不處罰陳兆先了。

如此一來,陳兆先的兩萬人馬也要不回來了,除了殺了汪誠洩了憤,沒撈著其他任何便宜,反而還得感謝朱元璋不予追究之恩。

再看看朱元璋。攻下集慶之戰,先是受降了陳兆先三萬六千人,很快就忽悠走了他的兩萬人。

後來又受降了汪誠的近兩萬人,只經了一下陳兆先的手,又將這兩萬人編入自己嫡系的手下了。

還受降了康茂才部近一萬人。

其他被俘元軍近兩萬人已編入常遇春、廖永安、馮國用、耿再成等將隊伍中。

再加上投降的苗軍,此戰集慶,共受降兵馬十一萬六千人。

其中編入嫡系六萬人;其餘未編入嫡系的五萬六千人,分別是陳兆先部一萬六千人、康茂才部一萬人、苗軍尋朝佐部三萬人。

借陳兆先之手,剷除了汪誠,增加了嫡系的勢力,削弱了非嫡系的實力,還得讓非嫡系的陳兆先感恩戴德。

什麼是領導藝術?

這就叫領導藝術。

此戰拿下集慶後,另得集慶居民近四十萬人,這一仗真是碩果累累。

李存義將這集慶之戰的大致過程給我講述了一遍,用了近兩個時辰,都已到午時的光景了。

李善長也終於是把手頭的事情都安排完畢了,親自吩咐家丁去弄幾個好菜,說是中午要留我吃飯,有些事情與我邊吃邊聊。他下午還有重要事情處理,明天得趕到集慶那邊去。

這朱元璋新得集慶這塊繁華之地,肯定得有好些事情要李善長幫著處理,一切盡在情理之中。

很快,菜就端上來了,還有一壺酒。就我和李善長兄弟,再加上鄭光成四個人一起吃了這頓午餐。

席間,李善長也講述了此次滁州之行的大致經過。

他們去滁州之前,滁州方面已知道了郭天敘、張天佑已死。到了滁州之後,張夫人和郭天爵就埋怨他們為什麼不早點把郭天敘和張天佑的骨灰送回滁州。

馬氏、郭氏是好一番解釋。無非就是集慶戰事吃緊,抽不出穩妥的人手羅,馬氏剛生完孩子,身體沒有恢復羅。

張夫人是郭天爵的親生母親,但不是郭天敘的親生母親。因此,郭天敘的死,在她內心深處還有幾分幸災樂禍之意,如此一來,她的親生兒子郭天爵就能繼承郭子興的全部家當了。

但在馬氏、郭氏及李善長面前,她還是得表現出足夠的悲傷勁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