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長LD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思】,詐欺獵手,夢長LD,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西在箱子裡,謎面即是謎底。”
這句意味不明的話,就是信中的全部線索。
從字面上去理解,倒也簡單:藍思琳所說的“下一封信”就放在某個箱子裡,只要找到了那個箱子,拿到那個“東西”,這個謎題就算是解開了。
但是仔細想去,其中還是存在著許多可疑的地方。
第一個問題是:“東西”指的是什麼?
儘管藍思琳已經說明要找的是“下一封信”,但這所謂的“信”有極大的機率並非傳統意義上用紙張封裝好的信件,因為藍思琳透過方常交給他的第一封“信”就不是這種型別的。
那只是一張隨便撕下來的,一本童話故事書的末頁。
想到這裡,李維寅眼睛一亮。
“謎面即是謎底”。這句話模稜兩可,無法確定其真正的含義,但套用到目前的狀況上,似乎也可以說明某些狀況。
謎面,既可以是指“東西在箱子裡”這句話,也可以是指“第一封信”,也就是這張紙本身。
李維寅不相信藍思琳將《錫人》最後一頁撕下來留給自己,是因為手頭上沒有草稿紙方才隨意而為之。
因為這本書是他讓那個女孩特意帶過來的。而且他分明地看見了,藍思琳還沒來得及觸碰那本書,女孩就將其交到了旁邊的那名教官手上。
這就意味著兩種可能性。
一種,是藍思琳早有準備,早就在進入亢龍書院之前將這本書的末頁撕了下來,隨身攜帶,以便在適當的時機將其作為“第一封信”交給自己。
而至於第二種……藍思琳透過不為人知的手段,拿回了那本書,並將這一頁撕了下來。
仔細思考過後,李維寅很快便排除了第一種可能性。因為每個學生在進入亢龍書院之前都會被關七天的禁閉,藍思琳也不意外。
而每個學生在被關禁閉室之前,都會經歷一次極不人道的搜身,女生甚至要被迫脫下胸罩,為的就是不讓學生把任何一件私人物品帶進煩悶室。
亢龍書院害怕攤上責任,如果學生的身上藏有什麼私人物品的話,有可能會用來自殺。
也就是說,當學生從煩悶室出來的那一刻,是不可能擁有任何私人物品的。
排除了這個可能性之後,答案已經非常明顯了。
藍思琳確實成功地將那本書拿了回來,至於他的手法,無人知曉。
李維寅的思維再次陷入了死局。
飯堂鈴響,午飯時間結束。他恍然回過神來,蓋上飯盒蓋子,起身便走,匯入離開食堂的破零班人流之中。
他感到莫名的煩躁。
自己竟然在不經意間思考了那麼多關於那道謎題的事。
他根本就不在意這些。他不在意自己在書院的生活,也不在意自己的未來,對藍思琳的調查充其量也只能算上一種自我保護式的好奇。
但藍思琳卻好像洞察了這一點。
他利用了自己對他的好奇,設下了這個謎題。自己險些深陷其中,認真地去思考謎題的答案,卻忽略了自己為什麼要思考謎題。
他憑什麼要解出藍思琳的謎題?
他不需要任何人救他。
他可以憑自己離開亢龍。只不過他無處可歸……又或者說,他去哪裡都是一樣的——僅此而已。
藍思琳設下謎題的做法,就好像是把他當做了一個隨意擺弄的玩具,就好像是小孩子用玻璃杯倒扣蓋住一隻螞蟻,饒有興致地觀察它逃脫的過程……
這讓李維寅感到噁心。
他將飯盒夾在腋下,掏出那張皺巴巴的紙團,將其展開捏住邊角,打算將其撕個粉碎。
撕了一點,他的動作又頓了頓,躁鬱地將其揉作一團,重新塞進了褲兜裡。
下午破零班的活動仍舊枯燥,無非是機械性的體訓,將學生們累得半死不活。尤其是在藍思琳走了以後,很多教官都彷彿解脫了束縛,訓起學生來變本加厲,操場上的痛叫聲哭聲不絕於耳。
李維寅被罰跑五十圈,也即是20公里。他一言不發地在操場上跑著,為了轉移肺部近乎無法呼吸的痛楚,大腦開始機械性地開始調配起自己的身體機能,順帶胡思亂想:
自己的步幅,每秒的行進速度,跑完一圈需要多少,再乘以五十……
三呼一吸,三呼一吸……
那頭的女生摔倒了,走向她的教官姓劉。那個教官喜歡拖著女生的頭髮走,李維寅記得他有輕度戀童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