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章 孫文臺殞命,三國凨,破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江一戰,令荊州水軍和步軍大損,孫堅軍於是成功登陸,率眾圍住襄陽攻打。襄陽乃荊州主城,訊息一入,立時軍民大亂。
蔡瑁知犯大過,負荊跪於帳前。帳內謀士蒯良道:“蔡瑁好大喜功,不聽吾言,方招此大敗,令我軍士氣一降再降,亟需斬之,方能鼓舞眾將士。”劉表卻道:“德珪乃吾妻弟,怎忍加害?況且孫堅勢大,吾早料其不能敵,止拖延時間矣!待袁本初援軍至,再行反擊不遲。”蒯良見劉表有意包庇,只得退下。
卻孫堅分兵四面,圍住襄陽,日夜攻打,怎耐襄陽城固,劉表死守城池,急不可下。
是夜風清月明,孫堅坐於帳前飲酒解忿,忽遇狂風驟起,猛聽得“咔嚓”一聲,身後“孫”字帥旗竟被吹折,而後風消,似未曾有過一般。韓當見有蹊蹺,忙進言道:“此非吉兆,主公可暫班師。”
孫堅稍有酒意,聞言仰望星空,見頭上一星大如鬥,忽明忽暗,再看身後折杆,笑道:“滿星辰依舊,義公何來吉凶之言?想是帥字旗杆不牢,方自折斷。我軍自別江東,**連勝,取荊州只在旦夕,今怎可因風折旗杆而罷兵回師?”遂不聽其言。
孫堅哪裡知道,適才抬頭所見星斗,乃是他本命將星,忽明忽暗既是將隕之徵兆,意為命中剋星正近,再不撤身,必遭不測。此乃六道輪迴,萬物相生相剋之理,只可惜孫堅一介武夫,並不去信。
且襄陽被圍多日,仍不見袁紹兵援,且不袁紹路遠,隔了眾諸侯,他又怎麼會真心來援,他與公孫瓚大戰,也有損失,劉表心急如焚。他不知袁紹早已收到書信,卻無法派兵來助,此刻其主力正與黃巾餘黨黑山軍纏鬥鄭
原來袁紹與公孫瓚一戰後,兵力大損,冀州境內黃巾餘黨趁勢起兵,殺死魏郡太守慄成,聚眾鄴城,欲趁虛反擊袁紹部,奪得冀州。
袁紹及州內官員家室多在鄴城,鄴城被佔,袁紹豈能坐視?急將帳下兵馬分為兩部,一部由高覽張合統領,駐守冀州北面,以防公孫瓚得訊息後來襲;自引另一軍,命顏良文丑為先鋒,前往魏郡親剿。
時魏郡鄴城聚集黃巾餘黨十多部,數萬兵馬,然自張角死後,餘部皆各自為政,互不干預,乃散沙一盤,故得聞袁紹引兵親至,多有慌恐者。
那黃巾黑山軍中有一將名為陶升,便是眾多慌恐者之一。在黑山軍攻入鄴城時,其暗中將袁紹及州內官吏親屬保護起來,並偷偷送往斥丘,以結好袁紹。後袁紹兵至斥丘,見家室親屬安然,果大喜,封陶升為建義中郎將,隨軍同伐。
時鄴城中部黃巾將領如陶升者甚眾,止大部將領如張牛角,張燕,黃龍,,左校,劉石,雷公,於氐根,張白騎,左髭,丈八,平漢,大洪,楊鳳,白雀等戰意已決,誓與袁紹軍爭戰到底。
袁紹得陶升來降,早知魏郡內黑山軍兵力分佈,遂決定先攻於毒部。其趁夜引兵突至朝歌鹿場山蒼巖谷,將於毒部牢牢圍住,於毒領兵數次突圍,皆不能成,與袁紹軍死戰五日後,一萬多兵馬大多被剿,於毒亂軍中被射殺。
鄴城黑山軍聞訊,多有來援於毒者,卻仍是各自為軍,甚為混亂。袁紹乘勢又擊潰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部,餘下黃巾將領見狀,知不能敵,逃得逃,散得散,此役過後,冀州境內黃巾餘黨盡被清除。
話劉表傳書求援時,袁紹正與於毒部鏖戰中,根本無暇分兵去助,權當未見。劉表信使見事不成,襄陽城又被孫堅圍住,不得報信,只好轉投他處去了。
徒劉表在城內指揮眾將士死守數日,仍不見袁紹援兵,心下甚急,便欲遣使再去。謀士蒯良道:“某夜觀象,見一將星搖搖欲墜,分野來算,當應在孫堅,其死不遠矣!”。蒯良如此,是為了穩定主公和眾將軍的心。
劉表喜道:“若果真如此,實乃荊州之幸。”蒯良道:“此乃象預示,尚需以人事輔之方可成事。吾有一計,但看是否應驗。”劉表急道:“子柔有何妙計?速速道來。”蒯良上前附耳,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一道捕虎大網就此撒開。
劉表依其計,命人傳校尉呂公至,呂公乃劉表親信,行事甚為靈敏,深得劉表器重。劉表當下將書信一封遞於呂公,道:“與汝五百軍馬,今夜出城,多帶能射者,直奔峴山。汝分一百人上山,尋巨石準備;再分一百人執弓弩埋於樹林鄭若見孫堅追來,百箭齊發,亂石俱下,叫他死無葬身之地,一旦事成,放連珠號炮為信,吾引兵出城接應;若無追兵,不需放炮,只管攜書信去見袁本初,催其速來相助。”
呂公歡喜領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