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章 政見不和,三國凨,破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八十九章對外政策不和
一方官吏在叫苦不迭的等待,一位大官在悠哉遊哉的騎牛慢行,這恐怕是大漢的一大奇聞了。
這像往常一樣,幽州的官吏們,等了一還是沒能等到劉虞,知道這一又白等了,一個個垂頭喪氣的往城裡趕。到了門口時,就見城門外圍了一群人,守門計程車兵和一個騎牛的老頭兒吵得火熱。
官吏們上前相問事由,一個守門的軍士解釋道:“看此人不像本地人,問他來薊城何事,他又道不清,問急了,是州牧,惹惱了我,打了他一棍,老頭兒不依不饒了。”守城的軍士,見這樣身份打扮的人,就是一個農夫,竟然敢自己是州牧,這老頭要是州牧,他豈不是可以當驃騎大將軍啦。
哪知,官吏們聽到“州牧”二字,也吃了一驚,看了看劉虞,敝冠破衣,還牽著頭壯大的水牛,跟在身後的女人們也都是荊釵布裙,怎麼看怎麼不像是一州之牧,但官吏們不像軍士魯莽,問劉虞道:“請問足下姓名?”這些官吏並非是多年前劉虞任刺史時的官員,所以並沒見過劉虞。
劉虞答道:“劉虞。”
劉虞!官吏們更是吃驚,雖然劉虞的簡樸清廉在幽州幾乎是無人不知,但官吏們認為,堂堂的一州之牧,再怎麼簡樸清廉也不至於到這個份上,又心問道:“足下既是州牧,有無印綬?”
劉虞一指剛才話的軍士道:“給他仍了。”
軍士急忙搶答道:“他見我不信,從懷裡掏出個東西,是印綬,我不信,看也沒看,就扔了。”
官吏們問道:“扔在何處?”
軍士一指身後不遠處的一條臭水溝道:“扔水溝裡了。”
官吏們不敢怠慢,一齊笨臭水溝而去;一會兒,撈出個官印樣的東西,忙洗乾淨一看,立時跪倒一片。軍士嚇得不輕,也趕緊跟著下跪,心裡還嘀咕,這人真的是州牧大人,我的呀。
薊城的百姓得知劉虞又回到了幽州,而且是騎著水牛來上任的,數千念舊的百姓一齊擁至公事廳外,來歡迎這個清廉仁德的好官。
屬吏們早已備好酒宴,要為劉虞接風洗塵。劉虞堅拒不受,要了幾碗白開水,從帶來點包裹裡掏出幾個冷飯糰,就著白開水和妻妾們坐在公事廳外的石階上吃了起來。官吏們心裡提心吊膽的,這溫和的一面不會是暴風雨來之前的預兆吧。
百姓們看到這一幕,無不感動萬分,有一些老人還禁不住地歔欷流涕,跪地呼道:“好官呀!”
劉虞一到任就幹了三件事,並未是別人口中的新官山人三把火,而是實實在在的德校
第一件事就是提升薊城南門那個打了他一棍的軍士為城門長;第二件事是命令將公事廳中,他認為奢侈的東西全部搬走;這第三件事是上書朝廷,以公孫瓚討烏桓有功,表請加其官爵。頭兩件事情,當就辦好了,那軍士誠惶誠恐的上前,沒想到州牧竟然不僅沒有責罰他,還提升了他的官職,簡直感激不已。後一件事情,很快朝廷也準了,不久就加封公孫瓚為中郎將,封都亭侯,兼領屬國長史。
公孫瓚從塞外回來後,親至到薊城來禮謝劉虞,劉虞設宴待之。
劉虞的家就在公事廳的後面,但劉虞吃飯從來不在自己的屋裡,吩咐廚房將飯菜送至公事廳中,就在公事廳用飯。
所謂的飯菜,也就是一碗水煮白菜,連油葷都不見,再加上一碗白米飯。****如此,基本不變。時常有屬吏來找劉虞報告事情,看到劉虞如此節儉,無不感嘆。公孫瓚來,劉虞知其是武將,破例讓廚房加了兩道葷菜:一魚一肉。公孫瓚是個武夫,平常大魚大肉慣了,也聽劉虞節儉,但想來也不至如此,於是問道:“公平日所食,只是如此?”
劉虞笑道:“太奢侈了!我三餐所食,從無魚肉,今將軍來,不敢太過吝嗇,也乘機沾沾將軍的光,一嘗魚肉之味。”
公孫瓚聞言不禁嘆道:“公今位至州郡,俸祿足以為衣食,亦當有餘,何致如此拮据?”
劉虞道:“今國家多事,百姓流離,便是****魚肉,而思及百姓之苦,何能吞嚥?今有一碗飽飯,相比於百姓,已是幸事了!”
劉虞掛念百姓,心憂百姓疾苦的情感溢於言表,公孫瓚不禁感動,見劉虞雖然三餐無魚肉,看上去卻是滿面紅光,,笑問道:“公常蔬食,而面色紅潤,實在難解。”
劉虞道:“我食無魚肉,渴無****,粗茶淡飯,清心寡慾,身體自是康健。”遂舉杯勸公孫瓚歡酒。
酒過三巡,公孫瓚問劉虞道:“朝廷以戎狄侵暴,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