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章 冀戰再起,三國凨,破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息侯伐鄭,公孫啟戰端;魏郡鼎沸,鄴城成險地。

長安風雲暫歸短暫的平靜,司徒王允雖然把持著大權,危險卻也在向他靠近。

河北大戰再起,退回幽州的公孫瓚經過數個月的厲兵秣馬,認為再次討伐袁紹的時機已經成熟,他不聽從幽州牧、容丘侯劉虞的節制,擅自率領兩萬步騎南下,沿途徵發民夫,蒐集糧秣。

東海劉伯安久鎮幽州,深負眾望,就連已故的太師、子尚父、郿侯董卓對其也是敬佩萬分,曾派人加封劉虞為襄賁侯,先授予他大司馬之職,後來又遷他為太傅。

公孫瓚多次違背容丘侯的節制,幽州地方人所皆知,許多人痛恨公孫瓚不恤民力,屢起戰端,編民謠譏諷他以下克上,其中流傳較廣的有:“公子,息侯伐鄭;王先貝,弄火自丵焚。”

公孫瓚一面調兵遣將,一面命細作潛入冀州腹心,引誘各個塢壁的首領叛亂。自靈帝太平道亂起,幽、冀、青、兗、揚等州受戰火荼毒,官府無力庇佑一方,於是豪強聚集宗族鄉黨,建立私軍,依山建壘,平地起塢,用以自保。

塢壁則可容千人,大則可容萬人,形制與城郭一般。冀州屢經戰火,地方塢壁林立,其中知名的依次有:左髭丈八、、青牛角、黃龍、左校、楊鳳、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張牛角、五鹿、羝根、苦蝤、大洪、緣城、羅盛雷公、浮雲。

袁紹聽從沮授、田豐建議,一面派兵抵擋公孫瓚主力,一面分麴義、牽閘張頜、顏良諸將帶兵招撫或掃蕩境內塢壁。幽州軍開春受挫,此時並無戰心,軍中普遍認為冀州軍今非昔比,貿然開啟戰端,勝負之數難定,加上年內數戰收穫甚少,士卒無踴躍之心。

幽州軍在龍湊附近與冀州軍狹路相逢,雙方倉猝合戰,幽州人吃了虧,便鼓譟不前,公孫瓚無奈,只好退兵。

麴義部駐營子牙河之北,簇離界橋戰場不遠。袁紹於戰後給西涼軍補充了不少兵員,但麴義對這些人並不放心,總覺得他們是主公安插在軍中的眼線。

這日色陰冷,空中還搖曳著朵朵雪花,麴義在營帳中來回踱步,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許久,外頭傳來雜沓的腳步聲,麴義猛然立定,這時有人興奮地在營帳外低聲呼叫:“主公,成了。”話音剛落,就有二十來個武人掀開氈布,昂然而來。他們並未著甲,身上是灰白色的戎服,青巾束髮,肩挎長弓,手執斫刀。斫刀上血跡未乾,時有散發著熱氣的血珠滑落。

麴義還有些猶豫,只見一個臉上刀疤縱橫的武去膝跪下,雙手橫舉斫刀高過額頭,“主公,某擅自做主,把那些人全宰了。”其他武人也一齊單膝跪倒,齊聲叫道,“主公,我等已無退路。”

“罷罷罷,非某反覆,汝南兒如此相待,實在令人心寒。”麴義左腳踏幾,右手舉刀,“此番入鄴,執了他一家老,便算某等大功,富貴榮華,某與諸君同享。若有欺心……”到這裡,腳下用勁,案几靡爛,“與此案同。”

當夜裡,麴義等人謊稱冀州各塢壁反叛,勾結幽州人和黑山軍入鄴,他們奉命星夜南下,犁庭掃穴,殄滅叛軍。麴義親率心腹軍五百為前驅,其餘諸軍後繼。麴義部士卒多來自魏郡,聽聞鄴城將亂,無不心慌,他們掛念家中親眷,歸心似箭。

鹿腸山的於毒部黑山軍秘密出朝歌,向鄴城進發。於毒部名義上受黑山校尉楊鳳轄制,卻從不聽令。此番北上,有麴義舊部為內應,另有張飛燕的黑山軍及各塢壁私兵配合,麴義答應事成後,鄴城財貨、丁口、女子任諸軍處置。於毒乃朝廷經制的軍官,一入魏郡,他就令部下打出“懲貪罰惡”的旗號,浩浩蕩蕩地向鄴城進發。

鄴城地處後方,守卒懈怠,得到訊息時,各塢壁私兵、於毒部、張飛燕部、麴義部前鋒離城已不遠。鄴城守兵急忙驅趕民眾,關閉城門,同時飛馬向郡守及守將傳報。

袁紹領大軍從龍湊前線回來,途經信都,隨後南下薄落津。薄落津古稱商河,傳聞先商時期,商部落曾在這裡繁衍生息。薄落是當地土語,意為簸蘿,當地人又將河蚌稱為簸蘿,因此,商河拐角、淵而不流之處也稱河蚌湖。袁紹大會賓客於薄落津之畔,眾皆高歌,慶祝龍湊之捷。

待鄴城陷落,郡守慄成被殺的訊息傳到,在座賓客全都目瞪口呆。不少饒親眷在鄴城,他們無法相信鄴城陷於賊手的訊息,有的缺場流涕痛哭,也有的人離座跪在袁紹席前懇求他立即發兵。

袁紹一家都在鄴城,賊人最好凌辱衣冠之家的女子,他不敢想象自己的親眷落入賊人之手會是何等下場,但此時,袁紹依然鎮定自若,即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