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部分,顧三娘再嫁,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到蔣中明,此番他親自來到這裡,莫不是願意救沈拙?想到這裡,她三步並做兩步就上樓往房間裡去了。
到了門口時,顧三娘停下腳步,她整了整衣衫,輕輕的撥出一口氣,這才推門進去。
屋裡的人聽到開門聲,一起朝著門口看過去,顧三娘回望,來的人果真是蔣中明,那蔣中明看到顧三娘,微微抬著下巴,說道:“你回來了。”
御哥兒站起來,衝著顧三娘喊了一聲娘,顧三娘對著御哥兒點了點頭,又向蔣丞相行了一個福禮,嘴裡造罪說道:“真是不該得很,勞煩蔣丞相屈尊前來,你有話要說,只管差人來傳就是了。”
她從小葉子那裡得知,蔣丞相是獨自來的,已經在客棧等了大半日,顧三娘暗自慶幸不已,幸虧她今日回得早,要是和蔣丞相錯過了,再想見他一面,可不是那般容易。
蔣丞相回道:“不必拘禮。”
蔣丞相的到來,使顧三娘生出幾分期望,不過她並不敢表露半分,於是陪坐在一旁,等著他來問話。
蔣丞相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又渾身透著威儀,顧三娘本就有求與他,是以並不敢在他面前有絲毫造次,倒是御哥兒,剛才在屋裡和蔣丞相說了半日話,他一本正經的對顧三娘說道:“蔣大人今日休沐,他一直將爹爹的事情放在心上,這次特意過來探望咱們母子,我見娘不在家,做主請客棧送來一壺好茶,陪著蔣大人一起說話。”
當御哥兒說到蔣丞相記掛著沈拙的事時,他眼裡稍微露出一絲不自在,顧三娘權當沒看到,只對著御哥兒笑道:“好孩子,多謝你幫我招待蔣大人。”
實則,蔣丞相此次而來,與其說是為了沈拙,倒不如說他是來看御哥兒的,再怎麼說也是蔣家的骨血,當日沈拙決意帶走孩子,蔣丞相併沒有多大阻攔,轉眼之間,孩子長到這麼高,又教養的謙和有禮,讓人一見就忍不住心生喜愛。
坐了片刻,顧三娘見蔣丞相不說話,大著膽子問道:“蔣大人,敢問拙夫的案子……”
蔣丞相眼皮半抬,一副不怒自威的樣子,他端著茶盅,緩緩說道:“這事你不必理會,靜待結果就是。”
聽了他這話,顧三娘心底升出幾分喜意,她不好表現得太過,便帶著孩子對他拜謝道:“多謝蔣丞相做主,只要能救拙夫一命,你就是我們全家的救命恩人。”
說完,她和孩子們跪下來磕了一個頭,那蔣丞相施施然的坐著,過了不久,他抬眼環顧一望,說道:“這裡魚龍混雜,你帶著孩子住在這裡十分不便,過幾日我打發人,接你們回蔣府暫且住下。”
顧三娘一頓,她可沒忘了沈拙和蔣家的恩恩怨怨,再者沈拙已自請出宗,她這麼不明不白的過去,又算甚麼呢?顧三娘遲疑片刻,說道:“多謝蔣大人好意,蔣大人能為拙夫主持公道,我已是感激不盡,萬萬不能再給你多添麻煩。”
蔣中明沉眸微沉,他道:“沈拙的案子仍在審理之中,後續如何還不得而知,你住在這裡,難保有人心懷不軌,還望你清醒一些,莫給他人可乘之機!”
他的語氣帶著一股毋庸置疑,還隱約透著一絲威脅,若她堅持不帶著孩子搬到蔣府,蔣丞相又當如何呢?顧三娘心裡躊躇不定,她一抬頭,對上蔣丞相銳利的目光,顧三娘將心一橫,她咬牙說道:“那就叨擾蔣大人了。”
蔣中明一語不發,交待完這些,他自離開不提。
在這個時候,蔣中明即將要接顧三娘母子回府的訊息,只要有心,很快就有不少人知道,其中自然也包括東方檢。
對於蔣丞相在最後時刻的抉擇,東方檢並不奇怪,他對顧三娘說道:“你這次的小小舉動,只怕會改變朝堂的革局。”
顧三娘默默說道:“你說的這些我都不懂,我只知道,誰能救阿拙的命,我就找誰。”
東方檢一笑,他實在想不到,這個鄉下的小婦人,會成為眾人矚目的物件,未來的事難以預料,她為了沈拙,拋棄安逸的日子,捲入這場兵不見血刃的權勢鬥爭,沈拙是否會為了她,變得無堅不摧呢。
“沈拙需得蔣丞相救他的性命,而蔣家同樣需要沈拙撐起門楣,你大可心安理得的搬入蔣府。”東方檢說道。
顧三娘問說:“為何,蔣家難道還會重新接納阿拙?”
這正是她疑惑的地方,蔣中明願意救沈拙,她自是感激不盡,不過他們本是父子,蔣中明插手科舉弊案,勢必會成為眾矢之的,此次甚至還公然將她和孩子接回蔣府,無疑是將自身置於風口浪尖的地步,這一切究竟是為了甚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