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部分,帝國雄兵,莫莫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寫戰爭狀態下我軍整體愛國主義精神和群體英雄氣概”,展現全新世界觀、戰爭觀人生觀、幸福觀,堅持“美是理想的生活”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主張的現代題材,是一篇正統主題、傳統精神、甚或是弘揚主旋律的作品,它甚至加進了好像是古典小說中的那種“有詩為證”的東西,不斷地有些歌啊,詩啊,摻進去;它長足學習了中國古典文學中白話文那種有氣勢有魅力的語言;另外一方面,它又大量使用“飛毯”意識,它的筆法有時使我們看到世界文學的影子,素材和描寫中也有很多西方元素這就使《帝國雄兵》不倫不類,非驢非馬,到底是一種什麼小說?
《帝國雄兵》要處理的是:從1967——1976年(實際引申到50年代並廣延至80年代及至今)大跨度時間幅面,從新疆到西藏(具體到麥克馬洪線中印邊境東段米林縣——達旺我軍一線),重要站點塔城、庫車、喀什、康西瓦(中印邊境西段我軍重鎮)、朗縣、米林(林芝)這樣一個大跨度空間幅面,這實際上就是西域我軍現階段全部防線;要寫出我軍重點人物(李滬生、部隊長、中亞‘泥布拖地’、高虎聲、曾大軍、閔斌斌等),又要寫出我軍整體形象、面貌(一萬雄兵、東段我軍野戰大軍陸軍11師);要處理邊陲和內地、軍隊和人民的關係(內地醫院、露露、熱核戰中的合肥空防地道),民族關係(新疆小公主、西藏央金、黑衣人烏瑪);政治軍事方面牽涉到蘇聯、印度、美國,甚至提到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它在書寫國際關係對外戰爭的同時,還要處理國內矛盾,寫到了50年代、文革及軍內的一些方面;最後,它還在小說開頭整整一章追蹤了中亞歷史和漢唐業績可謂蘊含廣大,氣象萬千可是這樣一個大篇幅,卻是由一個人的活動牽出來的(開始是和部隊長一起,最後是李滬生一人),可是李滬生這個人,從頭到尾,竟又不像是循規蹈矩的我軍士兵,倒像是一個超級神俠,神通廣大、無所不能
《帝國雄兵》已經走出了正統文學、經院哲學、體制內犬儒主義圈籠的制御,以傳奇的手法,舉著復興傳統的薪火,帶著一種新的精神,走進了千家萬戶百姓家,是真正的人民文學,是討人喜歡的民間文學相信,如果作者進一步修改潤色,一定會成為販夫走卒茶餘飯後的談資笑料。
《帝國雄兵》像是一個說大鼓書的,面對各色讀者活靈活現講述一個聲情並茂的史詩;《帝國雄兵》非驢非馬,是不是在創造一種雅俗共賞、傳統讀者和網路讀者都能接受,中國現階段各階層人民喜聞樂見的新文體;是不是為網路小說、也為正統小說闖出了一條新路子;《帝國雄兵》全文貫通、洋溢著的一種樂觀主義和強大意志,是不是廣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