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2部分,清末英雄,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太近,而美洲離他太遠,德國帝國海軍幾乎要把炮口架到英吉利海岸了;而對於中美,同文同種且遠距離的美國,一樣享受著優待。反觀中國,一則是陸權國家。這足以威脅印度,二則華僑眾多。不進行遏制的話,南洋最終將變成中國附屬國,海島上懶惰散漫的土著根本就不能與宗族化、且常常自相殘殺的華僑競爭。

雖然復興會政府表示對印度、南洋絕無興趣,可西藏楊銳是不同意其獨立的,藏區沿襲前清慣例,駐守了一個旅的部隊;南洋這邊,華僑中居然有稽疑院海外代表,而復興會又竭力制止華僑內鬥,後來甚至透過宗族法並確立國教。明擺著要用法律約束宗族衝突,扶持宗族往海外開拓。這種做法顯然會加速南洋的‘黃化’,而因歐洲大戰時期的許諾,南洋華人和白人地位幾乎相等,他們靠正常合法手段是難以阻止這一趨勢的,所以只能透過戰爭,透過自己不參與且還能乘機發財的戰爭才可重回常態。

可世界終究不是僅有法德、中美四個大國,蘇俄也是一股可怕的新力量,若說中國人和白種人爭奪僅僅是亞洲。那布林什維克和資產階級爭奪的則是整個西方世界。遍及整個歐美的工會和布林什維克分子頻繁發起的罷工、遊行、騷亂,使得紳士們的生命財產岌岌可危,從這個角度看,毀滅蘇俄甚於打擊中日。因此。如果中國能轉變其一貫親俄的立場,轉而敵對布林什維克俄國,那麼毀滅蘇俄的戰爭將先於太平洋戰爭發生。如果繼續親俄,那戰爭的順序就將相反。太平洋戰爭先於俄國戰爭發生。

在威斯敏斯特就世界局勢的討論中,歷史的走向就是如此確定的。太平洋戰爭的主力是美國。而蘇俄戰爭的主力則是和蘇俄接壤的東西各大國,英國只要默許便夠了。至於楊銳主動示好要求共同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並不能從根本上動搖威斯敏斯特的決心。

楊銳知道的是另一個歷史,並不懂得威斯敏斯特的決心,他現在思考的是如何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受創最少。就行業來說,生絲、大豆、棉紡、糧食(食品)將是受創最嚴重的地方,工業因為國家建設正處於**,受打擊最小。唯有家用電器、如冰箱、空調、烤麵包機、電熨斗、吸塵器、洗衣機的銷量會急劇減少——每年六十萬臺出口冰箱中,有近五十萬臺出口美國,一旦不可外銷,那麼一百多華元每臺的冰箱國內市場無法消化,唯有汽車、摩托車、收音機能在降價並削減產量的前提下勉強支撐。

於是,問題就來了,從鍾光觀開發通化算起,工業建設已經有二十四年,經過這二十四年,全國工廠達八十四萬家,工人總數已接近一千萬,如果包括築路、清淤這些鐵公基專案上的民工,那必定超過一千萬。保守估計,經濟危機會造成兩百至三百萬工人的失業或半失業。

雖根據終身聘用制工廠不會裁員,只會輪崗——假設工廠只需一半工人,那工人將被安排為半年(或一年)上班、半年(或一年)休息,休息時發放之前積累的保險金,直至經濟好轉或工廠最終破產,但家電行業顯然輪崗也輪不來,工廠將在數年的危機中破產,特別是那些毫無根基的個人小廠,股東一定會申請破產以保留更多財產,那怕按股份工人能分得總股本的一成五。這些人破產後的工人明顯就是社會隱患了,他們雖然來自農村,可家鄉的地顯然不需要他們種,不安排好肯定會出亂子,可又該怎麼安排呢?

“先生,超發貨幣擴大基礎工程建設,這種做法其他人一定會反對的。”對於失業工人,張坤明白楊銳之前的考慮,說到底就是鐵公基拉動就業。按照以前他或許會在猶豫之後最終站在這種立場上,可現在屁股不同了,有產者和無產之間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立的。

“超發等同於變相的貶值華元,相當於是對國內所有財產注水,士紳和有家有業的人佔著大頭,對此一定會反對的,而且華元超發將引發更嚴重的通化膨脹,現在因為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建設,通脹率已超過百分之六,真要透過擴大基礎工程建設來消弭失業,通脹水平將進一步提高數個百分點。到時候一些本能維持的溫飽人家,此時也要難以為繼了。

且失業工人大多是前些年的技校畢業生。他們雖然成家,可家庭負擔不重。加上人人都有儲蓄的習慣,靠以前積攢的那些錢能維持很長一段時間。數年後經濟好轉。外貿工廠最終轉型,他們憑藉自己的手藝和學歷仍可以找一份不錯的工作,眼下只是暫時困難……”

說到失業工人的解決問題,張坤連續說了一大堆東西,生怕楊銳上鐵公基——天字號下鋼鐵、水泥、建築、運輸公司多得是,輕工業則少的可憐,一旦上鐵公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