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3部分,清末英雄,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詹天佑聞言一滯,道:“總理。長江水太深,橋面也太長,不請外國工程師怕是修不好。再說修橋涉及到的東西太多,光靠我們怕是修不好的。”

“哦。”楊銳低聲應了一句,他倒是想放一顆大衛星,但現實是怎麼個情況,他心中還是有數的。而且他其實極為討厭把這種東西和民族自豪感掛一起,可不這樣怎麼挑動百姓的積極性呢?因此,他不死心的道:“要是這橋準備十年。十年之後再修呢?”

楊銳如此在意這橋是不是中國人自己造的,詹天佑心中倒是明白他心中所想,愣了良久,他才道。“那天佑可以試一試。但龍門大橋那邊最好能改個方案,也造成福斯大橋的模樣,這樣能為長江大橋積累經驗,還有京漢線上的鄭縣黃河大橋,比利時人為了省錢,只把大橋的支柱立在泥上而不是岩石上,這就使得這大橋很不穩定,現在估計不要十年這橋就要壞。這鄭縣黃河大橋要修,也請總理將其交給工部自己修。有這兩橋積累的經驗,那長江大橋就能修一半了。”

詹天佑說的穩妥,但楊銳還是認同的,當下道:“那你回去之後和盛大人商議一下吧,具體的計劃做好再過來,其實長江大橋是不是自己修不是重點,關鍵是我們是不是能鍛煉出一批能在長江大橋上架橋的工程師和技工?長江也不可能只修一座橋,九江那邊、還有南京浦口那邊以後都是要修橋的,把人鍛煉出來了,以後就好造橋了。”

楊銳交代完就把詹天佑打發出去了,外面等著他的王金職見詹天佑一臉凝重的出來,當下問道,“岳父大人,總理怎麼說?”

“總理說……”詹天佑本想把裡面說的事情透露一二,但想起最新培訓的保密法,當下又把話給吞了回去,只道:“回去吧,一切都很好。”

楊銳把詹天佑打發後自己又在看地圖,中國如此大,但鐵路只有九千多公里,這還包括東北的東清鐵路,以這麼一個大國來說這點鐵路是遠遠不夠的。總後那邊拿出的三縱三橫算是最簡化的設計,其實這三縱三橫還是不夠的,廣西那邊依然沒有鐵路進省,各省的一些支線依然沒修,真要完善全國的鐵路網,怕沒有三萬公里完不成。

一萬多公里就接近十億兩了,三萬公里那可就要二十多億了,以目前的國力完全無法支援,另外教育、軍隊、工業這些都要投資,可每年也就是隻有六七億的稅入,這雖比滿清好的多,但錢到用時卻是永遠不夠的。修鐵路唯一的好處就是年回報率不低,按照現在的貨量和運價核算,一般的經濟幹線大概能有百分之八左右的回報,多者像東部這些縱貫線回報可以達到或者超過百分之十,這也是盛宣懷最後看民辦鐵路搞不成,最後定下心思像洋人借款的原因。

外國借款雖多折扣,可利率是五厘,回報卻是八分,為利息的十多倍,因此借款修路還是划算的。唯一的不好就是鐵路借款都是三十年合同,在此期間鐵路的管理都是洋人,而且工程的修築也是洋人把控,這就使得這些鐵路的修築造價極高,滬寧線每公里超過八萬兩、京浦線七萬多兩,京漢六萬多兩,而自己修的京張只在三萬五千多兩,不能說洋人修的那幾條線施工難度、工程量比京張少,就是京張本身,真要是洋人來修,英國人金達雖初估是七百兩萬,可到最後很有可能修出個一千萬兩,讓這條線半途而廢。

楊銳想著鐵路那一堆事情的時候,下一個面見人卻到了,這就是一身麻衣的土部水利司司長武同舉。他是楊銳要求來的,全國河道的勘測、疏浚、碼頭的興建,都是要專業人士來做的,鑑於運部都是鐵路派,他便只好另外找人了。

“總理大人。”武同舉一介拔貢,現在居然變成朝廷大官,他還是不忘前清,不穿新朝的官服,這現象廷尉那邊多,在總理府是極少的,便如詹天佑這個前清的進士也換了新朝官府。

武同舉如此,土部尚書傳教士裴義理是沒有意見的,楊銳看在他、還有他兒子武可清幫沂州修水利的情況下。也不誤責怪,這是幹實事的人,太多在政治上對其要求太多。並未是好事。楊銳見他見禮,也是和聲道,“武先生來了。請坐。”

武同舉不是第一次見楊銳了,總理府剛剛開府的時候,各部的官員都開過大會,依據各部的報告,楊銳當場安排了各部任務。他身為司長,那次會議室參加了的。“總理大人,此次召下官來。是不是為了淮河疏浚之事?”

“哦,倒不是為了這件事,但淮河疏浚之也是大事,現在你們的方案定了嗎?”楊銳問。

“方案是定了。這次下官也已經帶來了。但……”武同舉說到這不由看了坐在對面身姿挺拔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