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9部分,清末英雄,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候也只敢看著地面,至於這小半天到底說了些什麼,只等兩人出了王府這才記起來。想到在裡面什麼也沒說,譚禮庭氣得一邊拍大腿,一邊罵撲街。陳桃川則沒他那麼懊悔,只覺得今日拜見,那就說明關係已經牽上了,總理府雖不收金銀,但家鄉土產還是收的,以後年節多多孝敬,有這個門路自己的均和安機器廠就再也不怕人被官府查封了。
諸多代表都在尋門路的時候,總理府銀安殿裡,楊銳正在與安全域性的劉伯淵、參謀部的徐敬熙以及總後的朱履和商議軍機。這也是他要明日才接見諸位代表的原因——要想光復臺灣,那就要登島,而要登島。船隻的問題就要解決,而僅靠武漢、南京、滬上三家造船廠是不夠的,是以勢必要在福州和廈門乃至廣州佈置三家造船廠。
“先生。按照我們的計算,一個師的部隊要想渡海登島,必須要有十萬噸輪船才能滿足運量要求。”朱履和道:“而要保持登島的突然性,輪船招商局的船隻、甚至長江一帶的船隻不好調往福建,最好的辦法還是福建本身、浙江、以及廣州、南洋等地的船隻抽掉過來為佳。”
雖然早有準備,但朱履和的發言還是讓楊銳有些吃驚,他之前沒細想的時候認為五萬噸。甚至是三萬噸的運量就夠了,想不到後勤給出的噸位是十萬噸。
“十萬噸船?就是招商局參與進來,怕也是不夠吧?海軍也是不能動的。要不然海軍也可以運些人過去。”他看向徐敬熙,問道:“參謀部是怎麼安排的,哪去找十萬噸船?”
“先生,天通公司已經有三萬噸貨船。”徐敬熙道。“這些船都在跑南洋、華南沿海航線。他們主要是貨船,如果我們這兩年內多造一些貨船補充到船隊,這應該能解決大部分運力。而剩餘的部分,則主要透過福建、浙江、廣東三省的遠洋漁船來解決了。”他拿出一個圖片,“造船廠設計了兩百噸遠洋漁船,如果能有一百到兩百艘,那麼登陸的運力就更能保證了。”
“兩百噸漁船?”楊銳狐疑的看著這種新設計的遠洋漁船,“即便是遠洋漁船。那也是五十噸不到啊,造成兩百噸就不怕別人懷疑?”
“先生。這些漁船都裝有造冰機,可以出洋兩個月或者更久。”徐敬熙道。他一說造冰機楊銳才想起來氟利昂已經造出來了,現在市場部的那些人正想著生產冰箱呢。
“那也就是說,福建那些船廠將大規模建造漁船?”楊銳問道。“馬尾船政我們可以投資重新辦起來,可是廈門和廣州那裡有人辦船廠嗎?還有,兩百噸的漁船,再什麼省錢,也是要兩萬兩一艘,這可是要普通人家存兩百年錢才能買得起的,忽然間就有了這麼一條船,這也太過引人注意了吧。你們可不要忘記了,日本人對我們的滲透,比我們自己對這個國家的滲透都要深上幾分。”
“先生,兩百噸的漁船上的船員將有三十多人,每家籌七百兩銀子也許還是多了,但如果算上政府補貼的話,那錢就不會那麼多了。”徐敬熙道。“然後我們再透過中間人對一些可靠的農會、或者漁民進行貸款,資金的問題應該是可以解決了。”
“即使政府補貼了一般的船價,剩餘的一萬兩怎麼來?”楊銳笑問,“難道大家都從老祖宗那裡挖出了財寶?”
楊銳說的好笑,劉伯淵、朱履和也是笑了,唯有徐敬熙深入其中,猶自爭辯道:“先生,或者這樣吧,浙江、福建、廣東等地開始建一些魚罐頭廠,以這些罐頭廠的名義組建遠洋船隊,捕食魚貨。另外捕鯨船也可以建造,只是國內沒人懂得如何捕鯨。”
“好了,先不要說捕魚的事情了。你就說說沿海的這些船廠怎麼安排吧。我總覺得的,貿然的在沿海建船廠,特別是在福建的福州和廈門都大規模興建造船廠會讓日本警覺的。對他們來說,搶來的東西終究是心中不定,對岸一有風吹草動,比如這一次美國人說要幫我們在廈門造軍用船廠和軍港,日本人就緊張的不得了。我很擔心我們一在福建做什麼動作,日本人就心慌慌的往臺灣增兵,而他一旦增兵,我們就要多投入登島部隊,擴大登陸規模,這又增加了暴露的機率,使得日本人更緊張。”楊銳道:“我的意見是,登島作戰應以保密為第一原則,即便因為計劃不周而多付代價,那也要比日本戒備下強攻付的代價少。”
“先生,按照總參的計劃我們不會刻意去針對福建沿海做什麼佈置,興建造船廠的前提是整個國家都在鼓勵造船業。馬尾本就有一個船政局,而廈門按照情報是有一個叫做葉崇祿的人想開一家船塢,”徐敬熙說著,資料亦是拿了過來,“而廣州則是一個叫做譚禮庭的人想開船塢。這兩人都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