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部分,三國那些人那些事,冷如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是要進攻江東,必須要突破夏口。漢魏時期,長江與漢江的交匯處是一段季節性河流,冬竭夏流,所以叫夏水,陸上便叫夏口,這是連線荊、揚二州的重要軍事樞紐,歷來為兵家所重視。後來,司馬懿向魏明帝曹叡進獻滅吳之策時曾提出:“凡攻敵,必扼其喉而摏其心。夏口、東關,是賊之心喉。如果讓陸軍進攻皖城,引誘孫權東下,然後讓水軍攻向夏口,乘虛擊之,那就是神兵天降,必定攻破東吳。”
從江陵到夏口,可以走水路,也可以走陸路。走陸路要穿越雲夢澤。長江流至江陵後沒有直接向東,而是先向南繞了一個大圈,再往東去,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就在這個圈裡,這片水域面積有兩千平方公里,河網密佈,湖泊縱橫,在當時它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雲夢澤”,因為司馬相如的《子虛賦》將其作為描寫主體而出名。遺憾的是,曹操是來打仗的,不是來旅遊的,雲夢澤的溼地交通不便,不適合大部隊行進,所以曹操只能選擇水路。走水路快是快,但是水戰不是北方軍隊擅長的。以自己的劣勢去對抗南方軍隊的優勢,戰爭還未開始,曹操的取勝機率就降低了。
其實,曹操根本沒打算在水上與東吳決戰,他只想著孫權一看到他的戰船就會像劉琮一樣乖乖投降,即使不投降,那也是龜縮在城裡不敢出來。他想不到的是,周瑜帶領三萬人主動迎了上來。
迎上來就迎上來吧,三萬人對抗八十萬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