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0部分,資源帝國,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某些方面,能夠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的見證,就在於建造船舶,並不是屬於單一性產業,他需要得到支援的行業會有很多。不論是內部裝置,還是一些裝修,要用到的行業是方方面面。
劉東不擔心船廠這邊的建造能力,因為他之前就想好了該怎麼解決船廠內部需要遇到的問題。無論是技術方面,還是資金方面,抑或者是人員方面的問題,他都有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但是,劉東的影響力,也僅僅是限於環亞內部,他現在還沒有多少能力,影響到外部的關聯形企業。如果到時候船廠把船弄出來了,卻缺乏相關裝置,讓船僅僅是一個空殼,那就實在太悲劇了。
雖然離著環亞船業建成自己第一艘船的時候,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但畢竟有了一個完整的規劃,只要按部就班,第一艘船建設出來,僅僅需要考慮的就是時間問題。而劉東就需要考慮,如何在環亞現有的資源當中,讓關聯形企業和環亞船業相匹配。
造船這一行,和環亞其他關聯形產業,有著巨大的差別。因為無論是環亞特鋼,還是大興刀具廠,他們弄出來的產品,都是不愁賣的,現在完全是賣方市場,環亞是想怎麼弄,就怎麼弄。
而其他環亞正在建設的專案,發動機廠看起來也需要很多關聯形企業,但是那些關聯形企業的產值雖然不少,但是專注某一個領域的工廠,需要花費的精力並不算多。所以,劉東可以大大方方的引進那些和自己關係好的人,他們的勢力能夠吃得下某一個專業的領域,也能夠讓他們賺錢。
不但是發動機廠,還有數控機床廠,大型海上鑽井平臺裝置製造廠,這些東西都是劉東所在的勢力,能夠吃得下的。即便是他們吃不下,還有別人能看得出來產業的前景,進而主動的找上門來。
但是船舶行業,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兒。其他的東西,劉東可以自己弄出以自己環亞為中心的產業鏈,那是因為他弄的東西,國內其他廠家弄不出來,抑或者和環亞的東西,不是那麼匹配。
但是船廠這一塊,就算國內的底子再薄,那也不是能靠環亞一家企業能夠撐起來的。劉東想要讓環亞船業,成為船舶製造行業的中心,壓根就是在妄想。別說其他廠家同不同意,就算是國家,也不能同意。畢竟,真正的船舶製造行業,牽連到的行業實在太多,劉東的環亞要真在船舶製造行業說一不二,那就是犯了忌諱,太多的利益牽扯,就算劉東的同盟軍,也不會希望劉東或者說是劉家徹底的掌控這一行業。
既然不能以自己環亞船業為中心的弄出一個新的船舶行業產業鏈,那就是要讓劉東的環亞船業,和其他國內的船舶公司做競爭。但這個競爭,並不是那麼好弄的。因為在這個領域當中,最大的勢力是國企,並且是非常強力的國企部門。
這和鋼鐵行業當中,劉東弄出一個特鋼聯盟來,有著很大的區別。因為鋼鐵行業當中,劉東佔據著絕對的技術優勢,別人如果不想加入到這個聯盟來,那他們就得不到相關的先進技術。劉東以技術佔據主動權,別人也不好說什麼。
但是船舶行業這一塊,劉東的環亞,卻不佔據任何的優勢,劉東就算想搞一個船舶行業的聯盟出來,那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完全不能像鋼鐵行業那樣做。就算弄出一個船舶行業聯盟來,環亞依舊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那樣反而不利於環亞。
所以,這就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環亞船業的道路,不能像其他行業那樣以技術優勢來讓自己獲得主動權。說實話,當初劉東得出這個理論的時候,那是相當的糾結。因為環亞成立以來,劉東無論是在什麼行業當中,都是一優勢碾壓別人,從來沒有想過,萬一環亞處於劣勢,又該怎麼去運作。
環亞金融的優勢在於劉東的金手指,雖然前世劉東並不是學習的金融行業相關的學科,但一些國際上的大事件,是有參考的價值。所以環亞金融出道以來,還真就沒有怎麼吃虧過。
環亞特鋼也是這個道理。劉東本就是這個行業的大拿,有著先進著世界的三十年經驗,技術方面的先進,足以讓任何工廠,都沒辦法和環亞特鋼爭奪高階市場,就算是那些國際著名企業也一樣。
至於發動機工廠,大型海上鑽井平臺裝置,還有數控機床廠,移動通訊技術這些方面,雖然劉東手上是沒有現成的技術,但劉東卻知道這些技術未來走向趨勢,再加上充足的資金,發展幾年,就能比別人做得更好。所以這些廠在劉東眼中,是有著很大優勢的。就算一時間只能國內稱雄,那也是優勢。
但船舶製造業,就完全是兩回事兒。這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