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薯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六章 邊吃邊點,重生之宇宙逍遙,藍色薯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大姐,現在小弟小妹回來了,也開始上學成長,丁瑤還是非常上心的,她反正沒太多的事情,她就打算往後天天給小弟小妹弄好吃的,做好他們的後勤。
在丁瑤和丁羽的成長中,一直和父母在宇宙中流浪,見識過不少東西,眼界非常開闊,可現在的小弟小妹,在父親的引導下,從小半隱世生活,她覺得接下來的日子,她應該帶著他們到處走走,增長閱歷。
“大姐,這魚我們沒吃過。”
“嗯嗯,看上去長長的,好吃嗎?”
“······”
“呵呵,你們放心吧,大姐介紹的菜,怎麼可能會差呢?絕對讓你們吃了還想吃。”丁瑤被小傢伙們的懷疑給逗樂了。
“好了,第二道菜看完,那我們再看看第三道菜。這道菜也是我們華夏傳承的名菜,燕京烤鴨。”隨著丁瑤的話,一張烤鴨圖出現在小傢伙們眼中。
烤鴨是燕京名食,它以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而馳名中外。色澤略黃,柔軟淡香,夾卷其他葷素食物用,為宴席常用麵點,更是家常風味小吃。
烤鴨歷史悠久,起源於華夏南北朝時期,當時《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朱元璋建都應天(金陵)後,明宮御廚便取用金陵肥厚多肉的湖鴨製作菜餚。
為了增加鴨菜的風味,廚師採用炭火烘烤,成菜後鴨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膩,受到人們稱讚,即被宮廷取名為“烤鴨”。
看到烤鴨的圖片,小傢伙們一陣驚呼。沒別的,整隻烤鴨全身金黃,油得發亮,看上去就能讓人食慾大增。
在烤鴨旁邊還有其他的配料,這是吃燕京烤鴨必備的材料。那一碟碟配料,圍繞著金黃色的烤鴨,讓人垂涎三尺。
燕京烤鴨主要有三種吃法,搭配不同的作料。第一種:用筷子挑一點甜麵醬,抹在荷葉餅上,夾5片烤鴨片蓋在上面,放上幾根蔥條、黃瓜條或蘿蔔條,將荷葉餅捲起,這是最通常的吃法。
第二種:蒜泥加醬油,也可配蘿蔔條等。蒜泥可以解油膩,將片好的烤鴨蘸著蒜泥、醬油吃,在鮮香之中,更增添了一絲辣意,風味更為獨特。
第三種:有些顧客不喜歡吃蔥、蒜,卻喜歡將又酥又脆的鴨皮,蘸了細細的白糖來吃。這種吃法特別適合女士和兒童。據瞭解,吃烤鴨其中還大有營養之道。
據專業人士介紹,烤鴨常常佐以大蔥、大蒜、黃瓜條等共同食用,不僅可以起到平衡酸鹼的作用,而且這些食品中的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等,具有使膽固醇下降和纖維蛋白質溶解活性升高,幫助消化的功能。
“這個好,看上去有非常香。”
“嗯嗯,吃法也很新奇。”
“看到影片中吃法的演示,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大姐,你先讓人上這個,我們邊吃點菜。”
“是呀是呀。”
小傢伙們終於忍不住美食的誘惑,被這一道燕京烤鴨徹底征服,一個個迫不及待的想吃,居然想到,邊吃邊點菜的點子。
這讓在一旁看著他們的丁一、柳詩語、丁靈、千尋、澹臺雨涵、鳳天驕、曹瑩、歐陽姬雪、妮可維斯、埃米爾、埃菲爾、歐若拉、古微、鳳雲夢,哭笑不得。
丁瑤當然不會讓小弟小妹們失望,立刻吩咐下去,先把烤鴨這道菜上上來。她對包間領班傳音吩咐之後,對小傢伙們道:“當然可以啦,我已經吩咐下去,很快烤鴨就會上來。我們再看看第四道菜,估計看完了,烤鴨也就來了。”
“好好好。大姐最好了。”小傢伙們很是開心,有點期待。
第四道菜出現,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紅彤彤的,只見圖片中,一個很大的白瓷碟,瓷碟上面紅彤彤的剁椒覆蓋了整個碟子。
下面隱約可見一個巨大的魚頭被劈為兩半,整隻魚頭躺在紅色的汁水上面,視覺衝擊力格外震撼。
剁椒魚頭,通常以鱅魚魚頭、剁椒為主料,配以豉油、姜、蔥、蒜等輔料蒸制而成。菜品色澤紅亮、味濃、肉質細嫩。肥而不膩、口感軟糯、鮮辣適口。
剁椒魚頭的出處,據說可以追溯到清代雍正年間,反清文人黃宗憲因文忌而出逃。路上途經湖南的一個小鄉村,借住在一個貧苦的農戶家。
農夫從池塘中捕回一條胖頭魚,農婦便用做菜來款待黃宗憲。魚洗淨後,魚肉放鹽煮湯,再用自家產的辣椒剁碎後與魚頭同蒸,不想黃宗憲吃了覺得非常鮮美,無法忘懷。
剁椒魚頭,以魚頭的“味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