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章 教子,重生之唐帝李承乾,鈺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了!今天的議事到此結束,你們都退下,太子和晉王留下!”李二宣佈會議結束。

“臣告退!”眾大臣起身告辭退出大殿。

“承乾,剛剛你的表現不錯!越發的成熟,讓你監國朕更加放心,真相信你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帝王。”待大臣都退下之後,李二對李承乾道。

原本李二打算等他出兵討伐高句麗的時候,再讓高士廉、馬周、張行成、高季輔等人共掌機務,輔佐皇太子監國。

可剛剛太子的表現來開,根本不需要再安排這些人來輔佐皇太子,太子便能很好的處理所有的軍國大事,更何況,還有房玄齡在一旁輔佐。

“謝父皇誇讚!”李承乾行禮道:“為父皇分憂,是兒臣應該做的事。”

“稚奴,以後你要多多跟你大兄學習,真希望你能夠事奉好父兄,將來做一個好臣子。”李二對李治道。

這次說什麼也不能再造就出第二個李泰,他已經老了,怕是沒有幾天活頭了!

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再為皇位而自相殘殺。

“兒臣謹遵父皇的教誨!”李治行禮道。

“焉耆王之事你們二人已經知道,要以焉耆王突騎支為戒,每日警醒自己,不要犯和他一樣的過失。”

“焉耆王不想著求賢臣來輔佐自己,不用忠良來謀劃大事,這是自取滅亡,才會最終落到被人用繩子套住脖子,困住了雙手,飄搖萬里。”

“人們因此想到畏懼,也就明白了到底什麼才是畏懼。”

“你們要謹記!尤其是太子,更加要謹記,只有親賢臣而遠小人,這天下才能長治久安。”

“親小人而遠賢臣,則必定會引來禍端,最後導致整個天下被顛覆,這焉耆王便是最好的例子。”李二說道。

李二看似是在教導李承乾要用賢臣輔佐,實在是在暗中敲打李治,希望能夠讓他安分守己,不要有任何的不臣之心。

以免成為第二個焉耆王,畢竟,焉耆王就是因為背叛了大唐,投靠了西突厥,郭孝恪這才上奏請求李二陛下討伐焉耆王。

他已經廢黜一個疼愛的兒子,他不願意再看到自己另外一個兒子也因為爭奪儲君之位,而落得廢黜流放的局面。

雖然李二覺得李治不會這麼,但他還是覺得有這個必要再敲打一番,他不希望李泰的事情再次在李治身上重演。

李治和李承乾兄弟兩又不笨,自然明白李二絃外之音,李治明白這是他父親擔心他會走李泰的老路,那天走上謀反的道路,這才藉機敲打敲打他。

“焉耆王就是因為親近小人而疏遠賢臣才導致亡國,,昔日的隋煬帝不也是因為這樣才導致隋朝滅亡,讓我李家取而代之。”

“昔日楊廣就是太過寵信宇文化及這些只會阿諛奉承之輩,聽不進賢臣的勸誡,最後才落得這樣的下場。”

“這點便是朕和楊廣的不同之處,承乾,你可一定要記住了!還有稚奴,你更加不要忘了自己的本分,唯有這樣,我大唐才能千秋萬世。”

李二趁機拉出焉耆王和楊廣為反面教材,以及樹立自己的正面形象,對李承乾和李治進行一番教育。

李二希望李承乾能夠在將成為一位好皇帝,李治則成為他口中的賢臣,盡心盡力的輔佐李承乾。

李二對這兩個兒子都寄予厚望,更希望他們永遠相親相愛。

無論何時何地,李二隻要有機會,便會趁機教導自己的兒子,將來怎麼成為一名優秀的皇帝。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定時時告誡自己,要親賢臣遠小人。”李承乾和李治再次行禮道。

李二點了點頭道:“今天便到這裡,朕有些累了,你們回去之後,一定將朕的話記在心裡,時刻警醒自己,能否明白其中的道理,就看你們自己了。”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李二把應該說的都說了,能不能領悟他這個做父親的苦心,就看他們自己了,要是不能領悟,誰也幫不了他們。

“兒臣告退!”李承乾和李治行禮退下。

出了大殿,李治直接朝他自己的居所走去。

“稚奴!”

李承乾伸手,叫住走在前面一襲白衣飄飄的李治,李治聽到李承乾叫他,急忙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問道。

“大兄何事?”

“你我兄弟這麼久沒見了,你就這麼回去了,也不和大兄好好聊聊,真是讓大兄好生難過。”

李承乾在王泉的攙扶下,來到李治面前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金手指

鋼城小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