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7部分,清史稿,無邊的寒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十年不病之河。擬建長堤直至淤灘,防護風潮,縱不能徑達入海,而多進一步即多一步之益。至堤埝卑薄,擬修培時,土方必足,夯硪必堅,尤加意保守。其坐灣處,一灣一險,如上游賈莊、孫家樓,中流坰家岸、霍家溜、桑家渡,下游白龍潭、北鎮家集鹽窩,均著名巨險,餘險尤多,固非裁灣取直不可,然亦須相度形勢,必引河上口能迎溜勢、下口直入河心方得。蒲臺迤西魏家口至迤東宋莊,約長四十里,河水分流,納正河之溜三分之。若就勢修堤建壩挑溜,使歸北河,正河如淤,蒲臺城垣永免水患。此裁灣取直之最有益者,擬即勘估興辦。”報聞。

二十六年,拳匪亂作,未續請款。嗣時局日艱,無暇議及河防矣。是年凌汛,決濱州張肖堂家。明年三月塞。六月,決章丘陳家窯、惠民楊家大堤,隨塞。黃河之初北徙也,忠親王僧格林沁有裁總河之請。嗣東河改歸巡撫兼轄,河督喬松年復以為請。至是,河督錫良言:“直、東河工久歸督撫管轄,豫撫本有兼理河道之責。請仿山東成案,改歸兼理,而省東河總督。”制可。二十八年夏,決利津馮家莊。秋,決惠民劉旺莊。逾年二月,劉旺莊塞。六月,決利津寧海莊,十二月塞。三十年正月,凌汛,決利津王莊、扈家灘、姜莊、馬莊,隨塞。六月,河溢甘肅皋蘭,淹沒沿灘村莊二十餘。又決山東利津薄莊,淹村莊、鹽窩各二十餘。

先是山東屢遭河患,當事者皆就水立堤,隨灣就曲,水不暢行。張秋以下,堤卑河窄,又無石工幫護。利津以下,尾閭改向南,形勢益不順。巡撫周馥請帑三百萬,略事修培,部臣靳不予。不得已,自籌二十萬添購石料,又給貲遷利津下民之當水衝者,而民徙未盡。又於堤南增建大堤,以備舊堤壞、民有新居可歸。至薄莊決,水東北由徒駭河入海。馥言:“舊河淤成平陸,若依舊堵合,估須九十萬有奇,鉅款難籌。且堵合之後,防守毫無把握,漫口以下,水深丈餘至二三丈,奔騰浩瀚,就下行疾,入徒駭後,勢益寬深,較鐵門關、韓家垣、絲網口尤暢達。與其逆水之性,耗無益之財,救民而終莫能救,不如遷民避水,不與水爭地,而使水與民各得其所。依此而行,其益有三:尾閭通順,流暢消速,益一;舟楫便利,商貨流通,益二;河流順直,險輕費省,益三。所省堵築費猶不計也。然補救之策,費財亦有三:一,遷民之費;二,築埝之費;三,移設鹽垣之費。約需五十萬金,較堵築費省四之三,而受益過之。”制可,遂不堵。嗣是東河安瀾,數年未嘗一決。

宣統元年,決開州孟民莊。明年塞。三年,東撫孫寶琦言:“自黃入東省,河道深通,初無修防。積久淤溢,始築民埝,緊逼黃流。嗣經普築大堤,而復令民守埝。埝有漫決。官無處分,直、東兩省,定例皆然。元年開州決,水循東省上游埝外堤內下注,至中游始歸正河,濮﹑範、壽張受災甚重。臣會商直督,遣員協款堵築,上年始告成功。如能通籌,分別勘治,改歸官守上游橫決,為患何堪設想!臣昔隨李鴻章來東勘河,時比工程司建議築堤伸入海深處為最要辦法,卒以費鉅不果。如由主治者統籌經費,分年築堤,藉束水為攻沙之計,再酌購外洋挖泥輪機,往來疏濬,尾閭可望深通,全域性皆受其益。河工為專門之學,非久於閱歷,不能得其奧竅。亟宜仿照豫省定章,改定文武額缺為終身官,三省互相遷調。臣上年設立河工研究所,招集學員講求河務,原為養成治河人材;如設�汛,此項人員畢業,即可分別試用,於工程大有裨益。以上四端,必應興辦。臣愚以為宜設總河大員,歷勘會商,將三省常年經費百數十萬,統歸應用,俟議定大治辦法,隨時請撥,俾免掣肘而竟事功。”疏入,詔會商直督、豫撫通籌。未及議覆,而武昌變作,遂置不行。

……

國學網站推出後一頁前一頁回目錄回首頁後一頁前一頁回目錄回首頁志一百二

○河渠二

△運河

運河自京師歷直沽、山東,下達揚子江口,南北二千餘裡,又自京口抵杭州,首尾八百餘裡,通謂之運河。

明代有白漕、衛漕、閘漕、河漕、湖漕、江漕、浙漕之別。清自康熙中靳輔開中河,避黃流之險,糧艘經行黃河不過數里,即入中河,於是百八十里之河漕遂廢。若白漕之藉資白河,衛漕之導引衛水,閘漕、湖漕之分受山東、江南諸湖水,與明代無異。嘉慶之季,河流屢決,運道被淤,因而借黃濟運。道光初,試行海運。二十八年,復因節省幫費,續運一次。迨咸豐朝,黃河北徙,中原多故,運道中梗。終清之世,海運遂以為常。

夫黃河南行,淮先受病,淮病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年還好嗎

上網找工作

有道昏君

炒作

安辰一若

散發弄舟

鳳在蒼穹

閃啊閃

撞破殘疾學霸的秘密後

罄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