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天才的出走(中國故事-出書版),鼕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大二的時候在背GRE單詞的紅寶書,到了現在,大三,他拿的是公務員考試的複習資料。

我說他投靠,他被招安,我指責他墮落了不再理想主義了,他辯駁說:“我進入了體制,才能對社會有所改變……”

我被他一番進入體制的熱血沸騰的宣言說得啞口無言,最後不得不拍著他的肩膀,認可他的決定,說:“好吧,體制內有你,我就放心了。”

可他反而頹然了,囁嚅道:“我也不確定自己會不會被體制化。”

“體制化”不只是個行政詞彙,也是一個人被塑造的過程吧。一開始你的目的是試圖改變它,後來你只能抵制它,漸漸你熟悉它,最後只能依賴它。

我和我同學似乎同時看到他在辦公室裡舒服安樂的後半生,一下子有些冷場,他生硬地說自己要去背《申論》(中國大陸國家公務員進行資格考試的其中一個科目)了。

進入體制意味著戶口房子工作,意味著穩定福利和保障。進入體制意味著成為真正統治意義上的精英,意味著不再求人,而是被求著辦事。而這些是幾十萬的年薪也換不來的——岌岌可危時代中的安全感。

進入體制的WINNER也有抱怨,例如日子太悠閒,升官太過慢,但是在大多數同學眼中,這些無異於撒嬌了。

WINNER和LOSER是我所見過最簡單粗暴,也最殘酷的劃分標準,對WINNER的肅然起敬,對LOSER的譏誚冷語。

這讓人無法不聯想到王蒙20世紀60年代寫過的《組織部裡來了年輕人》。40年前,年輕人還對組織適應不良,一到工作崗位就被打了英雄主義雞血,要對壞事絕不容忍,要勇敢地進行鬥爭。而現在,組織部裡湧入了一群青年老幹部,體制與他們的天性中沒有一天衝突的地方,一去就能迅速融入,迅速汲取自己所需的養分,甚至不需要任何適應過程。能擠進去的就是贏家。時代不一樣了。

“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是每個年輕人進入高等學府時第一句向自己說的話。這種想法讓人思維簡單如猩猩夠香蕉,放棄自己形而上的思考,被迫去想象工具性的無聊問題,一步步走向一個心理極權的國度,放棄自己腦袋裡的想法,而走向卑賤的實用理性領域。想的只是“怎樣用這個得到那個”的問題。

WINNER和LOSER的劃分,也是我見過對年輕人最簡單粗暴、也最殘忍的評判。除了簡單的收入,標準無休無止:進入不了體制的文科生,比工科生失敗;出國留學再回來的人,比留在國內累積資本的人失敗;整天批判改變規則的人,比默默按規則辦事的人失敗……

對WINNER肅然起敬,對LOSER譏誚冷語。成王敗寇啊,這想法,終於在年輕人中被表達得如此露骨而淒厲。

☆亂世兒女

“我明天要去幹一件註定要失敗的事兒。”高考的前一天,教學樓已是封閉狀態,他偷偷進去,站在最高層的走廊上,那裡可以看見所有教室:嚴整、平靜、安然,樂天知命。

這個註定要失敗的事兒,他指的是高考。高中三年,他已經被老師視為外表漂亮、腦子空空的“文盲”。

他坐進了考場,開考前的喇叭裡傳出的是對考生的各種告誡:不得這樣,不得那樣,否則就要嚴肅處理……整整說了幾分鐘。這段聲音是他的,提前錄好的。他錄了幾遍:兇巴巴的、親切的、平靜的,各種風格都有,錄得挺認真。雖然沒有人知道那個說話者就在考場裡,但他還是很開心。一來他希望有人能聽到自己的聲音,二來他喜歡說話,特別是那種發號施令說一不二宣讀聖旨的腔調。他喜歡強勢。

他的職業最高典範是《新聞聯播》,夢想有一天能坐在那個主播臺上。他叫小波。

這個“註定要失敗的事兒”一結束,他就迫不及待地去了北京,尋找一所大學。

北京,對於一個從小城去的青年來說並不陌生,但也不親切:寒冷,凍死人,風沙大,水也不好喝;地鐵擠死人,到處堵車,外地人活著不知住哪兒,死了不知埋哪兒。對於將要以說話為生的人來說,乾燥的環境,也不利於嗓子。但是,還是要去北京,就算是去了別處的大學,只要不在北京,那就等於浪擲四年。四年後,還是要去北京。

“都說‘不撞南牆不回頭’,但是,有的人連南牆也沒見過呢。”他說。那好,去見見南牆是什麼樣吧!

他有漂亮的嗓音,俊朗的外表,聰明的大腦,卻沒有好的高考成績。所以並沒有多少選擇餘地。那個大學號稱在北京——其實是離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花盛開

貴庚三歲半

美女校花的近身高手

戀家小子

怪獸剪徑者

天淨沙

改造唐朝

上訪不如上網

千金歸來:帝少,寵上天!

北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