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論衡全譯,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祿貴富善至之時也。
【註釋】
(1)白圭(gu9規):戰國魏文侯時人,善經商。子貢(公元前520年~?):姓端木,名賜,字子貢。春秋時衛國人,孔子的學生。能言善辯;善經商,家累千金,所至之處和王侯貴族分庭抗禮。曾任魯、衛相。轉貨:轉移貨物,指做買賣。
(2)以上事參見《史記·貨殖列傳》。
(3)學:學問。這裡指做買賣的訣竅。“明”字後脫“非也”二字。下文“人謂偃之廣,樂之慧,非也”,“人謂經明才高所得,非也”,“人謂雎、澤美善所致,非也”,可證。
(4)主父偃(y3n演)(?~公元前127年):姓主父,名偃。西漢臨菑人。原在漢初分封的齊國受到排擠,地位低賤。後給漢武帝上書談論政事,被任命為郎中,官至齊國相(相當於郡太守)。齊:漢初分封的諸侯王國,在今山東北部。
(5)排擯(b@n賓去):排擠拋棄。
(6)闕:皇宮門前兩邊的樓,後作為皇宮或皇門的代稱。疏:大臣言事的奏章。(7)趙:漢初分封的諸侯王國,在今河北南部。徐樂:西漢無終(今天津薊縣)人。曾上書給漢武帝闡明自己的政治主張,被任命為郎中。
(8)章:奏章。會:恰巧碰上。
(9)郎:古代官名,為帝王侍從官的通稱。以上事參見《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10)匡稚圭:匡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承(今山東蒼山蘭陵鎮)人。家貧,為人傭作。從博士受《詩經》,後來經學絕倫。元帝時累官至丞相。參見《漢書·匡衡孔馬傳·匡衡》。
(11)深:精通。趙:據《漢書·鮑宣傳》應為“鮑”字。鮑子都:鮑宣,字子都,西漢高城人。好學精通經典,曾位郎、大夫、司隸校尉等職。王莽執政,宣不附己,以事入獄,自殺。參見《漢書·王貢兩龔鮑傳·鮑宣》。
(12)階:經過,透過。甲乙之科:漢代選拔官吏的一種考試製度,分甲乙丙三類,考中甲科任郎中,乙科任太子舍人,丙科任文學掌故。
(13)遷轉:提升,呼叫。博士:中國古代學官名。源於戰國。秦及漢初,博士的職責主要是掌管圖書典冊,通古今,是皇帝的顧問。漢武帝時設五經博士,專掌經學傳授。《漢官儀》:“博士,秦官也。武帝初置五經博士,後增至十四人。”
(14)說(shu@稅):這裡指善於遊說。范雎(j&居)(?~公元前255年):一作範且,誤作範睢,字叔,戰國時魏國人。因事為須賈所誣,被魏相魏齊派人笞擊折脅。後化名入秦,遊說秦昭王,受到賞識和重用,並任為相,封於應(今河南寶豐西南),稱應侯。幹(g1n甘):求取。這裡指透過遊說希望受到重用。
明:據《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作“昭”,可從。秦昭:即秦昭王,秦昭襄王。戰國時秦國國君,名稷。公元前306~前251年在位。先任用白起為將戰勝三晉、齊、楚等國,後任用范雎為相,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勝趙軍,奠定了以後秦統一的基礎。
(15)蔡澤:戰國時燕國人,曾遊說范雎,范雎把他推薦給秦昭王,被任命為客卿和相國。
(16)客卿:戰國時各諸侯國授給從別國來本國任職的一種官名。意思是以客禮相待。以上事參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譯文】
白圭、子貢做買賣致富,積累了不少金銀、寶玉,人們就說他們辦法好,做買賣的訣竅高明,其實不對。主父偃在齊國地位低賤,被排斥靠邊不用,於是到宮前呈獻奏章,終於被漢室任用,官做到齊國的相。趙國人徐樂也上奏章,與主父偃的恰巧碰在一起,皇上讚賞他們的意見,徵召任命為郎。人們就說主父偃有才能,徐樂有智慧,這話不對。一般讀書人要熟悉而且能解釋一種經書,然後到京城去學習,像匡稚圭那樣精通經學,如鮑子都那樣深明儒道,開初經過甲乙科的考試,就升轉到郎、博士,人們就說他們是由於經學高明才能高超所獲得,這話也不對。如說到遊說,像范雎去求見秦昭王,被封為應侯,蔡澤去遊說范雎,被任用為客卿,人們就說這是范雎、蔡澤操行完美賢良所得到的,這話還是不對。其實,這都是因為他們命祿貴富都好,而且遇上了極好的時機。
【原文】
3·4孔子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1)。”魯平公欲見孟子(2),嬖人臧倉毀孟子而止(3)。孟子曰:“天也(4)!”孔子聖人,孟子賢者,誨人安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