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部分,論衡全譯,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儒者的書上又說:“堯、舜時的百姓,可以挨家挨戶被封官。”這是說他們家家戶戶有君子的德行,可以都做官。說能被封官,可以;要說是挨家挨戶都可以,就是誇大。

【原文】

27·14人年五十為人父,為人父而不知君,何以示子(1)?太平之世,家為君子,人有禮義,父不失禮,子不廢行。夫有行者有知(2),知君莫如臣,臣賢能知君,能知其君,故能治其民。今不能知堯,何可封官?年五十擊壤於路,與豎子未成人者為伍,何等賢者?子路使子羔為郈宰(3),孔子以為不可,未學,無所知也(4)。擊壤者無知,官之如何?稱堯之蕩蕩,不能述其可比屋而封;言賢者可比屋而封,不能議讓其愚而無知之(5)。夫擊壤者難以言比屋(6),比屋難以言蕩蕩,二者皆增之。所由起,美堯之德也。

【註釋】

(1)示:拿給人看。

(2)知:識別。

(3)郈(h^u後):古邑名。春秋時魯國叔孫氏邑。在今山東省東平縣東南。宰:城邑的長官。

(4)以上事參見《論語·先進》。

(5)讓:責備。

(6)難:不可。

【譯文】

人五十歲作父親,作父親而不知道君主的功德,拿什麼來教育子女呢?

太平社會,家家是君子,人人懂禮義,父親不會喪失禮義,子女不會捨棄德行。有德行的人有識別能力,能識別君主的莫過於臣子,賢臣最能理解君主,能理解君主,所以能治理老百姓。如今他們不曾知道堯的功德,怎麼能被封官呢?五十歲還在路上玩擊壤的遊戲,跟小孩和未成年的人混在一起,算什麼賢者呢?子路要子羔做郈的長官,孔子認為不行,因為他沒有學好,無知識。玩擊壤的人沒有知識,怎麼能做官呢?稱讚堯的功德浩大無邊而沒有人說得出來,那麼就不能說堯的百姓能挨家挨戶被封官;要說賢者能挨家挨戶被封官,就不能議論和指責玩擊壤的人愚昧而不知道怎樣來稱讚堯的功德。既然有“擊壤者”這樣愚昧的人存在就不能說挨家挨戶被封官,要是挨家挨戶被封官就不能說堯舜功德浩大無邊得沒有人能說得出來,看來這二者都是誇張。誇張之所以產生,都是為了要讚美堯的功德。

【原文】

27·15《尚書》曰(1):“祖伊諫紂曰(2):‘今我民罔不欲喪。’”罔,無也,我天下民無不欲王亡者。夫言欲王之亡,可也;言無不,增之也。

【註釋】

(1)《尚書》:指《尚書·西伯戡黎》。

(2)祖伊:商王祖乙的後代,商紂王的賢臣。祖伊諫紂:西伯周文王打敗了商的屬國黎以後,紂王的賢臣祖伊驚慌失措,趕緊跑去稟報紂王。直言不諱地指出紂王荒淫無度已遭到天怒人怨,情勢危急,殷命將終,要紂王勤勉政事,為國家命運著想。

【譯文】

《尚書·西伯戡黎》說:“祖伊進諫紂王說:‘現在我們的百姓沒有一個不希望你滅亡的。’”罔,是無的意思,祖伊是說我們天下的百姓沒有一個不希望紂王滅亡的。說希望紂王滅亡,是可能的;說沒有一個不希望,則是誇大。

【原文】

27·16紂雖惡,民臣蒙恩者非一,而祖伊增語,欲以懼紂也。故曰:語不益,心不惕(1);心不惕,行不易。增其語,欲以懼之,冀其警悟也。

【註釋】

(1)惕:提心吊膽。

【譯文】

紂王即使罪大惡極,老百姓和大臣們蒙受他恩惠的不止一個,而祖伊誇張的話,是想用這話讓紂王有所畏懼。所以說:說話不誇大,人心不會懼怕;人心不懼怕,德行不會改變。把話誇大,是想用它使人畏懼,希望它能使人警戒覺悟。

【原文】

27·17蘇秦說齊王曰(1):“臨菑之中(2),車轂擊(3),人肩磨(4),舉袖成幕,連衽成帷(5),揮汗成雨(6)。”齊雖熾盛(7),不能如此。蘇秦增語,激齊王也(8)。祖伊之諫紂,猶蘇秦之說齊王也。賢聖增文,外有所為,內未必然。何以明之?夫《武成》之篇,言武王伐紂,血流浮杵(9),助戰者多,故至血流如此。皆欲紂之亡也,土崩瓦解,安肯戰乎?然祖伊之言“民無不欲”,如蘇秦增語。《武成》言血流浮杵,亦太過焉。死者血流,安能浮杵?案武王伐紂於牧之野,河北地高,壤靡不幹燥,兵頓血流,輒燥入土,安得杵浮(10)?且周、殷士卒,皆齎盛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冷少追愛:寶貝別想逃

不落的滑翔翼

流落橫濱的我今天也在努力歸隊

鈺剡

新安江大移民

猜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