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部分,論衡全譯,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蓋子,以斷絕陰氣和陽氣呢?”齊王讓人蓋上蓋子,文摯才被煮死。文摯是得道的人,入水不會被沾溼,進火不會被燒焦,所以在鼎裡三天三夜,顏色一點不改變。這是虛假的說法。

【原文】

24·16夫文摯而烹三日三夜(1),顏色不變,為一覆之故,絕氣而死,非得道之驗也。諸生息之物(2),氣絕則死。死之物(3),烹之輒爛。致生息之物密器之中(4),覆蓋其口,漆塗其隙,中外氣隔,息不得洩(5),有頃死也(6)。如置湯鑊之中(7),亦輒爛矣。何則?體同氣均,稟性於天,共一類也。文摯不息乎,與金石同,入湯不爛,是也;令文摯息乎(8),烹之不死,非也。令文摯言,言則以聲,聲以呼吸,呼吸之動,因血氣之發(9)。血氣之發,附於骨肉。骨肉之物,烹之輒死。今言烹之不死,一虛也。既能烹煮不死,此真人也(10),與金石同。金石雖覆蓋,與不覆蓋者無以異也。今言文摯覆之則死,二虛也。置人寒水之中,無湯火之熱,鼻中口內不通於外(11),斯須之頃(12),氣絕而死矣。寒水沉人,尚不得生,況在沸湯之中,有猛火之烈乎!言其入湯不死,三虛也。人沒水中,口不見於外(13),言音不揚。烹文摯之時,身必沒於鼎中。沒則口不見,口不見則言不揚。文摯之言,四虛也。烹輒死之人,三日三夜顏色不變,痴愚之人,尚知怪之。使齊王無知,太子群臣宜見其奇。奇怪文摯,則請出尊寵敬事,從之問道(14)。今言三日三夜,無臣子請出之言,五虛也。此或時聞文摯實烹(15),烹而輒死,世見文摯為道人也,則為虛生不死之語矣(16)。猶黃帝實死也,傳言昇天;淮南坐反,書言度世(17)。世好傳虛,故文摯之語傳至於今。

【註釋】

(1)而:能。

(2)生息:活著能呼吸的。

(3)根據上下文意,疑此三字是衍文。

(4)致:疑“置”同聲而誤。下文有“置湯鑊之中”,“置人寒水之中”句法與此相同,可證。

(5)洩:流出,散發。

(6)有頃:一會兒。

(7)湯:開水。鑊(hu^或):古代無足的鼎,作用類似鍋,大的鑊也用作刑具。

(8)令:章錄楊校宋本作“今”,形近而誤,可從。

(9)因:依靠。發:傳送。這裡是執行的意思。

(10)真人:道家稱成仙的人。

(11)外:這裡指水面之外。

(12)斯須:片刻。

(13)見:同“現”,顯露。

(14)從:跟隨。

(15)聞:疑是衍文。前文“或時聞曼都好道”與此同例,可證。

(16)虛生:無中生有。

(17)度世:出世,脫離現世。這裡是成仙的意思。

【譯文】

文摯能被煮三天三夜,顏色一點不變,卻因為一蓋上蓋子的緣故,就斷氣而死,這就是沒有得道的證明。凡活著能呼吸的東西,氣一斷就會死,一煮就會爛。如果把有生命的東西放在嚴密的器皿中,用蓋子蓋上它的口,用漆塗抹它的縫隙,把裡外的氣隔斷,呼吸不能相通,他立即就會死。如果放在開水鑊裡,也立即會被煮爛。為什麼呢?因為有生命之物的身體同他的氣一樣,是從天稟受來的特性,所以是相同的一類。要說文摯不需要呼吸,跟金石一樣,放進開水裡煮不爛,這可以;如今文摯需要呼吸,又煮他不死,那不可能。如果文摯要說話,說話是靠聲音,聲音靠呼吸。呼吸靠運動,運動靠血氣的執行。血氣的執行,依附於骨肉。有骨肉的東西,一煮他就死。如今說煮它不死,這是虛假之一。既然會煮不死,這是仙人,跟金石一樣。金石即使蓋上鼎的蓋子,跟不蓋蓋子沒有兩樣。現在說文摯,蓋上蓋子就死了,這是虛假之二。要是把人放在冷水裡,沒有開水與火的熱量,鼻與口跟水面不相通,片刻之間,就會斷氣而死。冷水淹沒了人,尚且不得活,何況是在滾開的水中,下邊還有猛烈的火呢!說他被放進開水裡不死,這是虛假之三。人被淹沒在水裡,口不露在水面之外,說話的聲音不能傳揚。煮文摯的時候,他的身體肯定被淹沒在鼎的水中,被淹沒了,那麼口就不會露出水面,口不露出水面那麼說話就不會傳揚。文摯能說話,這是虛假之四。一煮就死的人,三天三夜顏色一點不變,就是痴呆和傻瓜,尚且都知道是件神奇的事情。即使齊王無知,太子和大臣們也該看出這件神奇的事。認為文摯很神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冷少追愛:寶貝別想逃

不落的滑翔翼

流落橫濱的我今天也在努力歸隊

鈺剡

新安江大移民

猜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