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部分,論衡全譯,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0),黃龍至,見於新豐(21),醴泉滂流(22)。彼鳳皇雖五六至,或時一鳥而數來,或時異鳥而各至,麒麟、神雀、黃龍、鸞鳥、甘露、醴泉,祭后土天地之時,神光靈耀,可謂繁盛累積矣。孝明時雖無鳳皇,亦致麟、甘露、醴泉、神雀、白雉、紫芝、嘉禾(23),金出鼎見(24),離木複合(25)。五帝三王,經傳所載瑞應,莫盛孝明。如以瑞應效太平,宣、明之年倍五帝、三王也。夫如是,孝宣、孝明可謂太平矣。
【註釋】
(1)封:封禪。參見24·1注(6)。太山:即泰山。
(2)以上事參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3)人:指“人安”。氣:指“氣和”。
(4)元康:漢宣帝年號,公元前65~前62年。
(5)新平:古地名,在今陝西彬縣。
(6)神雀:傳說中的一種神鳥。長樂宮:參見50·1注(6)。
(7)上林:參見50·1注(5)。
(8)九真:參見50·19注(7)。
(9)神雀:即“神爵”。漢宣帝年號,公元前61~前58年。
(10)京師:指西漢的都城長安。
(11)杜陵:古縣名。西漢元康元年(前65)改杜縣置,因宣帝築陵於東原上,故名。治今陝西西安市東南。
(12)五鳳:漢宣帝年號,公元前57~前54年。
(13)南郊:古代帝王祭天在都城的南郊。
(14)子:據《漢書·宣帝紀》應為“於”。
(15)齋宮:帝王在祭祀前舉行齋戒(忌葷腥、戒酒、沐浴更衣)的地方。
(16)日:據《漢書·宣帝紀》應作“刻”。刻:古代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晝夜分為一百刻。
(17)后土:土地神。
(18)延壽:延壽宮,在今陝西淳化西北甘泉山上。萬歲宮:在今山西萬榮西南。
(19)鸞(luán巒)鳳:傳說中鳳凰的一種。
(20)甘露:漢宣帝年號,公元前53~前50年。
(21)新豐:古縣名,在今陝西臨潼東北。
(22)滂流:湧流,形容流量很大。
(23)“麟”字前脫一“麒”字。紫芝:紫色的靈芝草。嘉禾:長得特別茁壯、與眾不同的禾。
(24)金出:指漢明帝時巢湖(在今安徽)裡發現黃金十餘斤。鼎見:指漢明帝時,在廬江郡(今安徽廬江縣一帶)挖出一個銅鼎。以上事參見《後漢書·明帝紀》、本書《驗符篇》。
(25)離木複合:《指瑞篇》:“孝武皇帝西巡狩,。。又有木枝出複合於本。”
【譯文】
有人問:“漢文帝時有祥瑞出現,可以稱為天下太平,光武皇帝時沒有祥瑞出現,稱之為天下太平,怎麼行呢?”回答說:帝王的祥瑞,前後出現的不相同,雖然沒有具體的事物表現祥瑞,但是老百姓安定,風調雨順,這些也都是祥瑞。用什麼證明這一點呢?帝王治理天下太平時,就要登上泰山封禪,這是向上天報告天下太平了。秦始皇登上泰山封禪,遇到了雷雨的災變,是因為治理天下還沒有太平,陰陽之氣尚未調和。光武皇帝登泰山封禪,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是天下太平的應驗,天下太平了,和氣就自然會同它應和。光武皇帝的時候,陰陽之氣調和老百姓安定,物瑞等待出現。“人安”、“氣和”已經應驗,然而論事的人卻還不肯相信。漢宣帝元康二年,鳳凰停落在泰山上,後來又停落在新平這個地方。元康四年,神雀停落在長樂宮,有時又停落在上林苑,同時九真郡進獻了麒麟。神爵二年,鳳凰,甘露降落在京城長安。神爵四年,鳳凰飛下杜陵縣及上林苑。五鳳三年,漢宣帝在南郊祭天,神光一齊出現,有時出現在山谷中,照耀齋宮達十餘刻。第二年,漢宣帝祭祀土地神,靈光再次出現,靈光出現時的情形和在南郊祭天時一樣。同時,甘露、神雀降落在延壽宮和萬歲宮。這年三月,鸞鳳停落在長樂宮東門中的樹上。甘露元年,黃龍來到,出現在新豐這個地方,同時,醴泉湧流不息。那些鳳凰雖然來了五六次,或許是同一只鳳凰來了幾次,或許是不同的鳳凰分別到來,麒麟、神雀、黃龍、鸞鳥、甘露、醴泉先後出現,祭祀土地神和天地的時候,神光顯靈照耀,可以說是祥瑞繁盛層出不窮了。漢明帝時候,雖然沒有出現鳳凰,也招致了麒麟、甘露、醴泉、神雀、白雉、紫芝、嘉禾,黃金銅鼎出現,伸出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