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部分,論衡全譯,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譯文】

論者認為災變是政治好壞的徵兆,賢人患了溫病氣色呈現病態,可以認為是由於他的操行所產生出來的嗎?認為水旱災害是由於君王無道所造成的,賢人生了病,可以認為是他的行為惡劣而得的病嗎?認為國家滅亡是政治壞到了極點,賢人死了,可以認為是他的罪行深重嗎?賢人有得病而早死的,惡人有身強力壯而長壽的。病死的人,不在於他的品行惡劣。那麼國家的動亂危亡,也不在於政治的正確與錯誤。惡人身強力壯而長壽,政治不好國家也能平安而長期地存在下去。由此說來,禍變產生不足以說明政治不好,福瑞出現也不足以說明政治好,就很清楚了。

【原文】

53·13在天之變,日月薄蝕(1),四十二月日一食(2),五十六月月亦一食(3)。食有常數,不在政治。百變千災,皆同一狀,未必人君政教所致。歲害鳥帑(4),周、楚有禍(5);。。然之氣見(6),宋、衛、陳、鄭皆災(7)。當此之時,六國政教(8),未必失誤也。歷陽之都(9),一夕沈而為湖(10),當時歷陽長吏(11),未必誑妄也(12)。

【註釋】

(1)薄:遮掩。日月薄蝕:指日食和月食。王充認為,日食和月食是由於日月自身的光消減而出現的天象。參見本書《說日篇》。

(2)《說日篇》中亦說:“大率四十一二月,日一食。”

(3)五十六月:據《說日篇》:“百八十日月一蝕”和遞修本應作“五六月”。“十”字衍。

(4)歲:歲星。參見43·11注(11)。害:侵犯。古人把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認為歲星每年執行一個等分。由於計算誤差,到一定時間,歲星並不在應該到達的等分中,而是在另外一個等分中。迷信說法,認為這是一種不祥的徵兆,說止對歲星的等分中的星宿受到了“衝犯”。鳥:指南方的一組星宿“朱雀”。參見14·5注(11)。帑(mú奴):通“孥”。鳥尾。鳥帑:指朱雀這一組星宿的尾部。

(5)周楚有禍:參見43·11注(12)。

(6)。。然之氣:參見43·11注(13)。見(xiàn現):同“現”。出現。

(7)宋、衛、陳、鄭皆災:參見6·1注(15)。

(8)六國:指周、楚、宋、衛、陳、鄭六個國家。

(9)歷陽:古縣名,秦置,在今安徽和縣。

(10)沈:同“沉”。沉沒。

(11)長吏:指地方長官。

(12)誑(kuáng狂):欺詐。妄:胡作非為。

【譯文】

在天上出現的變化,是日月遮光而發生日食、月食現象,四十二個月發生一次日食,每五六個月發生一次月食。日食、月食的發生,有一個固定的期數,不在於政治的好壞。千百次災變,都是同一種情況,不一定是由於君王施政設教不當所造成的。歲星衝犯朱雀的尾部,周、楚兩國將有災禍;慧星出現,宋、衛、陳、鄭四國都遭受了災害。正當這個時候,這六個國家的施政設教,不一定有什麼失誤。歷陽縣城,在一個晚上就沉陷下去成為湖泊,當時的歷陽地方官吏,不一定有欺詐妄為的過失。

【原文】

53·14成敗繫於天,吉凶制於時(1)。人事未為,天氣已見(2),非時而何?五穀生地,一豐一耗(3);谷糶在市(4),一貴一賤。豐者未必賤,耗者未必貴。豐耗有歲,貴賤有時。時當貴,豐谷價增;時當賤,耗谷直減(5)。夫谷之貴賤不在豐耗。猶國之治亂不在善惡。

【註釋】

(1)制:規定,控制。時:指時數。

(2)天氣:指天上的徵兆。

(3)一:或,有時。耗:指歉收。

(4)糶(tiào跳):賣糧。

(5)直:通“值”。價值。

【譯文】

成敗決定於上天,吉凶決定於時數。人還沒有具體行動,天上的徵兆已經出現,不是時數又是什麼呢?五穀生長在田地裡,有時豐收有時歉收;在市場上出售的穀物,價格有時高有時低。豐收年景谷物不一定便宜,歉收年頭穀物不一定價錢高。豐收歉收有一定的年頭,價高價低有一定的時數。時數註定谷價應當高,豐收的穀物價值大增;時數註定谷價應當低,歉收的穀物價值大減。穀物的價格高低,不在於豐收歉收,如同國家的治亂不在於政治的好壞一樣。

【原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光輝之誰與爭鋒

美麗心點

幽藍之尾[人外]

魔鬼椒

棄妻難再逑

葦葉

時傾

木慕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