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部分,論衡全譯,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者,敗之道也。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者(4),就而揠之(5),明日枯死(6)。夫欲為自然者,宋人之徒也(7)。
【註釋】
(1)耒耜(lěi sì壘四):古代一種翻土的農具。耘(yǔn雲):除草。
(2)因:順應,趁著。
(3)夫:據遞修本應作“大”。
(4)閔(mǐn敏):憂慮,擔心。
(5)揠(yà亞):拔。
(6)以上事參見《孟子·公孫丑上》。
(7)徒:類。
【譯文】
然而萬物雖說是自然而然產生的,但也還需要人的有意識的行動給予輔助。使用耒耜耕地除草,順應春時節令播種,這就是人有意識的行動。等到谷種播入地中,一天天長大,人就不能改變它了。如果有人想改變它的生長,那隻能是一種損害它的做法。宋國有個人擔憂他的莊稼長得不快,就到地裡去拔高它,第二天莊稼全枯死了。那些想要代行自然職能的人,就同宋人這種人一樣。
【原文】
54·14問曰:“人生於天地,天地無為,人稟天性昔,亦當無為,而有為,何也?”曰:至德純渥之人(1),稟天氣多,故能則天(2),自然無為。稟氣薄少,不遵道德,不似天地,故曰不肖(3)。不肖者,不似也。不似天地,不類聖賢,故有為也。天地為爐,造化為工(4),稟氣不一,安能皆賢?賢之純者,黃、老是也(5)。黃者,黃帝也;老者,老子也。黃、老之操,身中恬淡,其治無為,正身共己而陰陽自和(6),無心於為而物自化,無意於生而物自成。
【註釋】
(1)渥(wò握):厚。
(2)則:效法。則天:以天道為準則。
(3)不肖:不似。原意特指子不似其父那樣賢能。《說文·肉部》:“肖,骨肉相似也;從肉,小聲。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
(4)造化:創造化育萬物,這裡指自然變化。
(5)黃、老:黃帝與老子,道家尊二人為始祖。黃帝:參見8·6注(1)。老子:參見4·4注(20)。
(6)共(gōng恭):通“恭”。莊嚴。正身共己:形容端莊嚴肅的樣子。
【譯文】
有人問:“人生在天地之間,天地沒有意識,人承受了天性,也應當沒有意識,而人卻是有意識進行活動的,這是什麼道理呢?”回答說:道德最高尚、純厚的人,承受天的氣最多,所以能效法天,就能達到自然無為的境界。承受天的氣薄而又少的人,不遵從道德規範,與天地不相似,所以叫不肖。不肖,就是不相似。與天地不相似,與聖賢不相同,所以就有意識的活動。天地像熔爐,自然的變化像工匠,承受天的氣不一樣,怎麼能人人都是聖賢呢?聖賢中最純的人,是黃、老。黃,是指黃帝;老,是指老子。黃帝、老子的操行,身心清靜無所追求,端莊嚴肅而陰陽之氣自然調和,無心於有意識的活動而萬物自然變化,無意於萬物的產生而萬物自己生成。
【原文】
54·15易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1)。”垂衣裳者,垂拱無為也(2)。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惟天為大,惟堯則之(3)。”又曰:“巍巍乎(4),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5)。”周公曰(6):“上帝引佚(7)。”上帝,謂舜、禹也(8)。舜、禹承安繼治,任賢使能,恭己無為而天下治。舜、禹承堯之安,堯則天而行,不作功邀名(9),無為之化自成,故曰“蕩蕩乎民無能名焉(10)”。年五十者擊壤於塗(11),不能知堯之德,蓋自然之化也。
【註釋】
(1)垂衣裳:高亨認為,“垂,當借為綴。綴,縫也。綴衣裳調製衣裳也。”可備一說。垂衣裳,秦漢間常用以比喻無為之治。引文參見《周易·繫辭下》。
(2)拱(gǒng鞏):拱手。垂拱:垂衣拱手,古代形容太平無事,可無為而治。《尚書·武成》:“垂拱而天下治。”
(3)則:準則。
(4)巍巍:崇高的樣子。
(5)不與(yù玉):不相干。意即舜和禹不以有天下為樂,得了天下就好像和自己不相干似的。引文參見《論語·泰伯》。
(6)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姬旦。參見2·5注(19)。
(7)引:《尚書易解》:“制引,制止也。”佚(yì義):通“逸”。淫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