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部分,論衡全譯,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遊樂。引文參見《尚書·多士》。
(8)舜、禹:“舜禹”當為“虞舜”。聲誤而又倒置。上文皆以黃帝、堯、舜連言,未言禹事,明禹為誤。下文“舜、禹承安治”、“舜、禹承堯之安”,二“禹”字亦“虞”之誤。本書《語增篇》引經曰:“上帝引佚”。指的是虞舜,亦不及禹,益可證此處之誤。
(9)邀:追求。
(10)蕩蕩:形容廣大的樣子。蕩蕩乎民無能名焉:這句話一般解釋為堯的,功德浩大無際,老百姓想要稱頌他都不知道如何稱頌才好。王充的意思是,堯的統治體現了自然無為的原則,不故意追求名聲,所以沒有一個人說得出他的功德。引文參見《論語·泰伯》。
(11)擊壤:參見19·13注(10)。塗:通“途”。道路。
【譯文】
《周易》說:“黃帝、堯、舜不必有所作為,就達到天下大治。”所謂垂衣裳,就是垂衣拱手無為而治的意思。孔子說:“真偉大啊,堯這樣的君王!只有天最偉大,只有堯能夠效法它。”孔子又說:“多麼崇高啊!舜和禹享天下而他們卻覺得好像與自己不相干似的。”周公說:“上帝制止遊樂。”上帝,指的是虞舜。虞舜繼承了安治天下的辦法,任用賢能之人,恭敬自持順應自然而天下大治。虞舜承繼了堯的安治之法,堯遵循天道自然無為的原則行事,不有意去創立功業,不存心去追求名譽,無為而治的教化卻自然獲得成功,所以說,“堯治理天下自然無為,沒有一個人能說得出他的功德”。五十多歲的老人在道路上作擊壤遊戲,而沒有意識到堯的德政,這是聽其自然的教化的結果。
【原文】
54·16《易》曰:“大人與天地合其德(1)。”黃帝、堯、舜,大人也。
其德與天地合,故知無為也。天道無為,故春不為生,而夏不為長,秋不為成,冬不為藏。陽氣自出(2),物自生長;陰氣自起(3),物自成藏。汲井決陂(4),灌溉園田,物亦生長。霈然而雨(5),物之莖葉根垓(6),莫不洽濡(7)。程量澍澤(8),孰與汲井決陂哉?故無為之為大矣。本不求功,故其功立;本不求名,故其名成。沛然之雨,功名大矣,而天地不為也,氣和而雨自集(9)。
【註釋】
(1)大人:指聖人、聖王。引文參見《周易·乾卦·文言》。
(2)陽氣:指春夏的溫暖之氣。
(3)陰氣:指秋冬的寒冷之氣。
(4)汲井:從井裡打水。陂(bēi杯):池塘。決陂:挖開池塘。
(5)霈(pèi配)然:形容雨大的樣子。
(6)垓:據遞修本應作“荄”。荄(gāi該):草根。
(7)洽濡(qiàrú恰如):溼潤。
(8)程量:衡量。澍(shù樹):及時雨。澤:滋潤。
(9)集:鳥群停止飛翔,降落在樹上叫“集”。這裡是落下的意思。
【譯文】
《周易》上說:“大人的德行與天地相配合。”黃帝、堯、舜,就是大人,他們的德行與天地相配合,所以知道順應自然的變化。天道原本是無為的,所以春天的出現並不是天有意要農作物始生;而夏天的出現並不是天有意要農作物成長,秋天的出現並不是天有意要農作物成熟,冬天的出現並不是天有意要農作物收藏。陽氣自然產生,農作物就自然始生成長了;陰氣自然產生,農作物就自然成熟收藏了。從井中打水掘開池塘引水來灌溉田園,農作物仍然會始生成長。下了大雨,農作物的莖葉根,沒有一處不溼潤。比較一下雨水滋潤農作物與汲取井水決開池塘滋潤農作物哪一個的作用更大呢?因此順應自然變化的作用更大些。本來就不想追求功業,反而它建立了功業;本來就不想追求名聲,反而它獲得了名聲。滋潤農作物的大雨,功業名聲是很大的,而天卻不有意下雨,陰陽之氣和順而大雨就自然降落下來了。
【原文】
54·17儒家說夫婦之道取法於天地。知夫婦法天地,不知推夫婦之道以論天地之性,可謂惑矣。夫天覆於上,地偃於下(1),下氣烝上(2),上氣降下,萬物自生其中間矣。當其生也,天不須復與也(3),由子在母懷中(4),父不能知也。物自生,子自成,天地父母何與知哉!及其生也,人道有教訓之義(5)。
【註釋】
(1)偃(yǎn演):仰臥。
(2)烝(hēng徵):升。
(3)與: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