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部分,論衡全譯,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類。失火河決之時,不寒不溫。然則寒溫之至,殆非政治所致。然而寒溫之至,遭與賞罰同時,變夏之家(3),因緣名之矣。

【註釋】

(1)鄒衍:參見2·5注(24)。

(2)生:活。這裡指赦免。

(3)變復之家:指把自然災害或不正常現象說成是天降災禍,而又認為只要君主奉行先王之道,或進行祭祀祈禱,災禍就會消除,並恢復原狀的人。變:指自然災害或異常現象。復:指消除災害或異常現象,恢復原狀。

【譯文】

有人說:“只有君主能感動天氣,一般人不行。”既然感動天氣的必須是君主,那麼世人為什麼要讚頌鄒衍呢?鄒衍是個普通人,一個普通人能感動天氣,世人竟然又相信了這件事。殺死一個人天氣就會寒冷,那麼赦免一個人天氣就要溫暖嗎?四處下赦免令,上萬的死囚一齊被解除,但是當時天氣並沒有溫暖。往年,萬家失火,火焰和煙霧直衝天空;黃河決堤淹沒千里,四望無邊。火跟溫暖的天氣同類,水跟寒冷的天氣同類。萬家失火、黃河決堤的時候,天氣卻不變寒冷也不變溫暖。既然如此,那麼寒溫天氣的到來,大概也不是政治所造成的。那麼寒溫天氣的到來,恰好與君主的賞罰碰在一起,解說變復的人,就根據這種偶然現象,說君主的喜怒能造成天氣的寒溫變化。

【原文】

41·10春溫夏暑,秋涼冬寒,人君無事,四時自然。夫四時非政所為,而謂寒溫獨應政治。正月之始,正月之後(1),立春之際,百刑皆斷,囹圄空虛(2),然而一寒一溫。當其寒也,何刑所斷?當其溫也,何賞所施(3)?由此言之,寒溫,天地節氣,非人所為,明矣。

【註釋】

(1)正月之後:《後漢書·禮儀志》:“立春之日,下寬大書,詔罪大殊死,且勿案驗。”可見,東漢時停止詔獄在正月之始與立春之際。“正月之後”,不合漢制,故疑是衍文。

(2)囹圄(líng yǔ靈雨):牢獄。

(3)賞:獎賞。這裡指赦免犯人。

【譯文】

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只要君主不作事幹預,四季就自然變化。四季的化不是政治造成的,而偏偏要說寒溫的變化是應和政治的。正月開始,到立春之間,各種案件都處理完畢,監牢空空,然而天氣卻有時寒冷,有時溫暖。當天氣寒冷的時候,是施行了什麼刑罰呢?當天氣溫暖的時候,又赦免了什麼犯人呢?像這樣,天氣的寒溫,是天地的節氣所決定,不是人所能影響的,這已經很明白了。

【原文】

41·11人有寒溫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1)。遭風逢氣,身生寒溫。變操易行,寒溫不除。夫身近而猶不能變除其疾,國邑遠矣,安能調和其氣?人中於寒,飲藥行解,所苦稍衰;轉為溫疾,吞發汗之丸而應愈。燕有寒谷,不生五穀。鄒衍吹律,寒谷可種。燕人種黍其中,號曰“黍谷”(2)。如審有之,寒溫之災,復以吹律之事調合其氣,變政易行,何能滅除?是故寒溫之疾,非藥不愈;黍谷之氣,非律不調。堯遭洪水,使禹治之。寒溫與堯之洪水,同一實也。堯不變政易行,知夫洪水非政行所致。洪水非政行所致,亦知寒溫非政治所招。

【註釋】

(1)及:達到。這裡是造成的意思。

(2)以上事參見《藝文類聚》卷五引劉向《別錄》。

【譯文】

人有寒病溫病,並不是操行造成的。而是遇上風寒熱氣,身體便產生了寒熱。即使改變人的操行,寒病溫病也不會消除。近到自己的身體,尚且不能用改變操行的辦法來消除疾病,國家和封邑離得很遠,又怎麼能調合天氣使它恢復正常呢?人被寒氣所傷,吃藥消解,痛苦就會稍微減輕;要是轉為溫病,吞下發汗的藥丸隨著就好了。傳說燕國有個寒冷的山谷,不長五穀。鄒衍吹律管,寒冷的山谷便可栽種莊稼。燕國人把黍種在這山谷中,稱作“黍谷”。如果確實有這事,寒溫引起的災變也只有用吹律管的辦法來調合天氣使它恢復正常了,那改變政治和操行的辦法,又怎麼能消滅它呢?所以寒病溫病,不吃藥就不能治好;黍谷裡的氣候,不吹律管就不能調合。堯碰到洪水,派禹去治理它。天氣的寒溫跟堯時的洪水,是同類情況。堯不能用改變政治和操行來治理洪水,就知道那洪水不是政治和操行所造成。既然洪水不是政治和操行所造成,也就知道天氣的寒溫不是政治和操行所造成。

【原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冷少追愛:寶貝別想逃

不落的滑翔翼

流落橫濱的我今天也在努力歸隊

鈺剡

新安江大移民

猜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