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部分,論衡全譯,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遠近有差別。已往事例是:火的位置在南邊,水的位置在北邊,在北邊就寒冷,在南邊就炎熱。火在爐內,水在河裡,喜怒之氣在人體中,其實一樣。當君主喜怒的時候,影響天氣寒溫的氣,寢室門內應當最厲害,周圍環境應當輕微。如今考察天氣的寒溫,室內外都相等,由此看來,天氣的寒溫大概不是君主喜怒所引起的。俗儒的說法,是妄加判斷。
【原文】
41·4王者之變在天下,諸侯之變在境內,卿大夫之變在其位,庶人之變在其家。夫家人之能致變,則喜怒亦能致氣。父子相怒,夫妻相督,若當怒反喜,縱過飾非,一室之中,宜有寒溫。由此言之,變非喜怒所生,明矣。
【譯文】
帝王行為引起的變化會影響整個天下,諸侯行為引起的變化會影響整個領地,卿大夫行為引起的變化會影響他們的職權範圍,老百姓行為引起的變化會影響他們的家庭。既然一家人能引起變化,那麼他們的喜怒也能引起屋內氣溫的變化。父子互相生氣,夫妻互相責備,或者正在發怒的時候又轉為高興,放縱過失,掩蓋錯誤,那麼整個屋內,應該有寒溫的變化了,可是沒有發生。這樣說來,天氣的變化不是喜怒造成的,這就很明白了。
【原文】
41·5或曰:“以類相招致也。喜者和溫,和溫賞賜,陽道施予(1),陽氣溫,故溫氣應之。怒者慍恚(2),慍恚誅殺,陰道肅殺(3),陰氣寒,故寒氣應之。虎嘯而穀風至,龍興而景雲起,同氣共類,動相招致,故曰以形逐影,以龍致雨。雨應龍而來,影應形而去,天地之性,自然之道也。秋冬斷刑(4),小獄微原(5),大辟盛寒,寒隨刑至,相招審矣。”
【註釋】
(1)施予:施給。這裡指使萬物生長。
(2)慍(yùn運):含怒,怨恨。恚(huì會):憤怒,惱怒。
(3)肅殺:嚴酷,摧敗。這裡指使萬物凋殘。
(4)斷刑:審判罪案,處決犯人。秋冬斷刑:漢儒認為秋冬陰氣佔統治地位,應該在這時審判罪案,處決犯人。
(5)微原:這裡指寒氣稍稍露頭。
【譯文】
有人說:“因為同類互相招引。歡喜時態度溫和,態度溫和就會賞賜別人,“陽”的特點是使萬物生長,陽氣溫和,所以溫和的氣與歡喜相感應而出現。發怒時樣子惱怒,樣子惱怒就會懲罰殺人,“陰”的特點是使萬物凋殘,陰氣寒冷,所以寒冷的氣與發怒相感應而出現。虎嘯山谷就會有風來,龍騰彩雲就會出現,它們同氣同類,一舉一動會互相招引,所以說由形體帶來影子,由龍招引來了雨。雨感應龍而來,影感應形而去,天地的本性,就是自然的本質。秋冬時節要審判罪案,處決犯人,判處小罪時,寒氣就已稍稍露頭,執行死刑時,天氣會非常寒冷,寒冷跟隨著判刑的輕重情況而到來,同類相招引,這是很清楚的了。”
【原文】
41·6夫比寒溫於風雲。齊喜怒於龍虎,同氣共類,動相招致,可矣。
虎嘯之時,風從谷中起;龍興之時,雲起百里內。他谷異境,無有風雲。今寒溫之變,並時皆然。百里用刑,千里皆寒,殆非其驗。齊魯接境,賞罰同時,設齊賞魯罰,所致宜殊,當時可齊國溫、魯地寒乎?
【譯文】
把寒溫比作風雲,把喜怒比作龍虎,同氣同類,一舉一動會互相招引,是可以的。虎嘯的時候,風從山谷中產生;龍騰的時候,彩雲在百里內興起。要是在其他山谷和地方,就不會有風雲出現。如今寒溫的變化,同一時候都是一樣的。百里內用刑,千里內都會寒冷,這大概不是君主喜怒的作用。春秋時齊國與魯國接壤,同時賞罰,假設齊國獎賞魯國懲罰,就應該招致不同的結果,難道當時會齊國溫暖而魯國寒冷嗎?
【原文】
41·7案前世用刑者,蚩尤、亡秦甚矣(1)。蚩尤之民,湎湎紛紛(2);亡秦之路,赤衣比肩(3)。當時天下未必常寒也。帝都之市,屠殺牛羊,日以百數。刑人殺牲,皆有賊心,帝都之市,氣不能寒。
【註釋】
(1)蚩(chī吃)尤:傳說中遠古作亂之人和製造兵器之人,又傳為主兵之神。一說是神話中東方九黎族首領,能以金作兵器,並能喚雲呼雨。後與黃帝戰於涿鹿(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戰敗被殺。《尚書·呂刑》把他作為濫用酷刑的典型。
(2)湎湎:流亡、遷移。紛紛:雜亂。湎湎紛紛:形容老百姓到處躲避酷刑,社會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