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章 老婆婆和小野人(一),心為你而跳,夢中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年,曾孫子和曾孫媳婦為了貪圖省事,速戰速決,又不願意和皺巴巴的身體發出異味的老婆婆,有任何形式的肢體接觸,於是他們用一個鐵鍬,像鋤一堆糞便一樣,把老婆婆鋤到了一個平時裝舊衣服的竹籃子裡。
就這麼一路顛簸著,從大山的山頂上,抬到了大山的山腳下。把老婆婆當成一個活死人,關進了一個黑暗冰冷的小石屋裡。
在沒有遇見小嬰兒的那十年間,老婆婆的身體被禁錮在竹籃子裡,隨著不斷上漲的雨水,竹籃子就像一隻小船一樣,載著瘦的只剩一把骨頭的老婆婆漂浮在汙濁不堪的水面上。
雖然雨水把山上的很多野果子衝下山坡,一直透過小石屋的小洞衝進了老婆婆的面前,就像躺在竹籃子裡的小嬰兒一樣一直漂到了老婆婆的面前來,由於老婆婆的牙齒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掉光了,所以她無法享用擺在面前的那些水果。
幾乎已經沒有自理能力,又無人問津的老婆婆,之所以能在兩米深的雨水中熬過漫長的十年,一是因為裝載著老婆婆瘦小身體的竹籃子,多虧了它,老婆婆才沒有被大水淹死。
第二個原因是,無處不在幾乎淹沒到老婆婆下巴處的雨水。正是由於這些雖然渾濁但生死關頭仍舊可以解渴的雨水,老婆婆才沒有被渴死餓死。
多麼不可思議的一個故事,多麼堅韌不拔的一條生命,聽起來簡直有點像一個傳奇呢,或者說是神蹟。
小嬰兒隨著竹籃子在大水上隨波逐流,直到有一天,一股神秘的風吹動著大水,以及水面上的竹籃子,一直把它和他吹進了一個幾乎被雨水淹沒,只有用竹竿和茅草搭建的屋頂隱約可見的小石屋裡。
一開始的時候,老眼昏花的老婆婆還以為飄蕩在自己面前的竹籃子,只不過又是從大山上滾落下來的水果,個頭比平常更大的水果。
後來才驚覺,那是一個竹籃,和禁錮著她自己身體的竹籃差不多。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是,老婆婆身下的竹籃是陳舊的,眼前的竹籃是嶄新的。
再仔細看去,再次驚覺,嶄新的竹籃中竟然躺著一個赤身裸體的小男嬰。他睜著眼睛躺在竹籃裡,兩隻小腳胡亂地在渾濁的水裡蹬來蹬去。
“咦?”,老婆婆看著竹籃裡可愛的小男嬰,情不自禁地發出了一個單音節。之前的小男嬰一直在東張西望,但是當一個渾濁蒼老的聲音在小石屋裡響起以後,小男嬰蔚藍色的眼睛,開始聚焦在老婆婆佈滿皺紋的臉上。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小男嬰的臉上洋溢位一個天真無邪的笑容。
已經半個世紀沒有開口講過一句話的老婆婆,幾乎喪失了說話的能力,也幾乎忘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語言的存在。
但是當她看著正衝自己笑的小男嬰的時候,老婆婆乾癟的嘴巴像突然得了頑疾一樣,神經質地抖動個不停。在老婆婆默默無聞一生中,她從來沒有像見到竹籃中的小男嬰的時候,那樣渴望說話。
在雨水中,小石屋內,竹籃子裡,老婆婆和小男嬰互相凝視著,安然無恙而又一言不發地度過了一個星期。
一個星期以後,還沒有徹底喪失記憶的老婆婆,突然意識到小男嬰至少有一個星期沒有吃過東西了,儘管小男嬰沒有表現出任何飢餓的跡象,老婆婆還是費了很大的力氣的,把自己的手從竹籃裡伸出來,然後在大水上漂浮著一點點靠近小男嬰。
漫長的人生和經驗告訴老婆婆,小嬰兒餓不餓,只要把自己的手放在小嬰兒的嘴邊,一試便知。
老婆婆足足用了三天的時間,才完成了把一隻蒼老的手從自己所在的竹籃裡,轉移到小嬰兒所在的竹籃裡,這一“浩大的工程”。
當老婆婆得了風溼病一般顫抖不停的手,終於放在了小男嬰蒼白嘴邊的時候,面對如同老樹皮包覆下的小樹枝一樣的手指頭,小男嬰一邊咯咯地笑著,一邊不由分說地張開嘴咬了上去。
很快,兩滴幾乎呈現暗紅色的血液,從老婆婆鬆垮垮的食指皮肉裡滲透了出來。
一滴暗紅色的血流到了無處不在的雨水裡,被瞬間稀釋以後消失了蹤跡。另一滴血流進了小男嬰的嘴巴里,很快也消失了蹤影。
自從遇見小男嬰之後,或者說自從被小男嬰咬了一口之後,老婆婆非但不像之前那樣一心等死了,反而開始重新對未來的生活燃起了希望。
也許是因為心中重新有了希望的緣故吧,至少老婆婆自己是那樣認為的,老婆婆模糊地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裡彷彿被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一種能夠讓老婆婆充滿活力,甚至越活越年輕,返老還童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