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斜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七章 會議爭論(5),操盤手札記,窗外斜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太懂業務,在會上提不出什麼意見的姜華,從會議一開始,他的心思就全部用在了觀察會場的局面上。劉中舟在會上對李欣一熱一冷,從讚許到橫眉冷對,繼而不屑一顧的態度變化,被姜華看得一清二楚。
看著此時被冷落在一旁,倍感失落的李欣,姜華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他心裡感到十分得意:我就說你牛X不了多久的,看見沒有,現在沒戲了吧?
不得不說,在這種場合,諳熟官場規則的姜華,確實比李欣更如魚得水。他知道和上級唱反調會是什麼結果,所以即便他不懂劉中舟、李欣他們討論的那些業務問題,他也一點不著急。他本能地知道,自己根本不需要去研究那些技術性問題,只需要用心研究劉中舟的真實想法,然後順著他的意思說就行了,這可比去搞懂那些技術性問題要容易得多,而且還沒有任何風險。
在姜華眼裡,李欣這麼幹就是個傻瓜,因為即便你是個神仙,能把技術性問題搞得一清二楚,最後還是有一半的機率會和劉中舟唱反調,這樣的事只要發生一次,讓劉中舟在心裡把你打入了另冊,那你在集團的前途基本上就廢了!
而此時的李欣,心裡還在糾結自己剛才的表述是不是哪裡還沒講清楚。昨天以來對銅價產生的新看法,讓他自己心裡也沒有十足的把握,面對著會場上眾多的不同意見,他的心裡也在猶豫。
劉中舟敲定了所有這些細節後,問薛晨志:“在期貨公司開戶這事,你看以哪家的名義去辦比較好,是你們冶煉廠還是銷售公司?”
劉中舟這句話提醒了薛晨志,他突然意識到,這其實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啊,如果以冶煉廠的名義開戶,那就意味著集團要將那一億二千萬資金打進冶煉廠的賬戶裡,不論從哪個角度上看,這筆鉅款都會有一部分沉澱在自己廠裡的賬戶上,這是好事啊。
他剛想到這裡,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對面的黃洪亮說:“董事長,我覺得還是以我們銷售公司的名義開戶比較好一些。”
黃洪亮和薛晨志一樣,馬上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而且他想得更遠:既然大家都認為將來價格會下跌,那麼在期貨市場上的操作盈利就是大機率事件。雖然這是代表集團在操作,可到最後這筆利潤是從銷售公司這邊產生的,說到哪裡去對自己都只會有好處。
在期貨市場上賣出一萬噸的量,到了平倉的時候,每噸只要能賺兩千元錢,利潤總額就是兩千萬。以剛才大家的分析來看,黃洪亮也認為目前這麼高的銅價,如果下跌的話,跌幅豈止是兩千元,沒準跌個五六千元都是有可能的,真要是暴跌的話,期貨市場上賣出產生的利潤就更多了。
這種好事可不能放過!
只是黃洪亮不知道薛晨志的心思,沒想到薛晨志也在打這個主意,加上他的嘴更快,所以搶在薛晨志之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劉中舟聽了黃洪亮的話,轉過頭來說:“說說你的理由。”
黃洪亮說:“董事長,剛才會上也提到了,產品的銷售主要還是由我們銷售公司來完成,期貨上的操作只是配合我們而已,為我們保駕護航的。把期貨上的操作也放到我們這邊來做,將來產品銷售和套期保值這兩大塊的利潤容易核算啊。”
劉中舟點點頭,問薛晨志:“這也算是一個理由,你的意見呢?”
黃洪亮這麼半路殺出來,攪黃了自己的打算,讓薛晨志很是惱火。可是黃洪亮已經先入為主了,這個時候要是自己再說把資金全部放到冶煉廠這邊來操作,和黃洪亮爭功奪利的跡象就太明顯了,那樣顯得自己很小氣。
可要是就這麼放手,讓黃洪亮全部拿了去,薛晨志心裡實在是不甘心。他在心裡暗自罵黃洪亮沒有眼力,不懂謙讓,搞得自己很難辦,自己這個副董事長都還沒表態,他就先把手伸了出來。
因為心裡有火,他看也不看黃洪亮,對劉中舟說:“這麼大的量放在一家公司戶頭上,勢必會太顯眼,太引人矚目了,萬一被對手盯上,難說會發生什麼事啊。我的意見是分開,放在兩個賬戶上操作,冶煉廠和銷售公司一家一半。”
黃洪亮聽到這裡,意識到了薛晨志也盯著這塊肥肉,他可不敢和薛晨志較勁,趕緊說:“薛副總的擔心也有道理,分開來做更好些。”
劉中舟覺得薛晨志說的也沒錯,資金分為兩部分,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區別,他擔心的是這樣一來會不會步調不一致,影響期貨上的操作。所以他把目光轉到李欣身上,問道:“分成兩個戶頭來做,會不會影響操作?”
李欣看著劉中舟,突然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