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0部分,阿sir,噓,不許動,塵小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知道了他是男子?”
時年自己也沒留意到,被杜松林問及,也迷惘地搖了搖頭:“不,我不知道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幼。我只是下意識地用了‘他’,可能潛意識斷定他是個男性。”
“也許是因為他太優秀,思維和邏輯都太縝密。而我那個時候接觸到的女孩子,往往是形象思維更好一點,邏輯什麼的相對較弱,相反男生在邏輯方面會更出色,所以我就直覺認定了他是男性吧。”
杜松林便又打了個記號:“時年,透過這麼長時間的相處,以及你霍阿姨和安澄的話,我知道你也是個很有推理天分的孩子。那依你來看,你能不能大致側寫出這個人其他的特徵?”
時年閉上眼睛,讓自己回到當年的記憶裡去。
<
p>高考那年她18歲,剛剛成年。從那時遇見那個人,到大三那年發生了慘劇,她竟然不知不覺中已經認識了那個人三年那麼久。
三年裡他們都按著BBS的規矩,從來就沒問過對方的真實身份,也都恪守著自己的身份的秘密。那時候網路上流行一句話“你不知道你的對面是條狗”,還有“見光死”,他的邏輯和推理太為強大,讓她很擔心對面的這個人實則上是個老頭子,所以她寧肯不問。
只是網客如流水,可是她卻能三年間都一直在那個BBS,而那個人也同樣一直在,所以他們之間的關係自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近。於是不知道從何時起,當她上線,總會第一時間搜尋他在不在,以及他都發布或者回復了什麼帖子。總要確認他也在,總要將他釋出和回覆的帖子都翻完了,她才能安心,才能繼續去關注罈子上其他的人和內容去。
而他對她也開始關注。彷彿設定了關於她的上線提醒,於是每當她上線,她的系統資訊都會挑出他的“歡迎”來。
雖然明知道這些都只是藉助BBS的系統功能實現的,並不帶有太多的個人色彩,甚至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可是她的心下還是悄然浮起了歡喜。
除了這些系統的功能之外,他在回覆她帖子的時候,也會開始刻意去模仿她的一些小習慣,比如她經常用的手打的那種表情符號,或者是她在措辭中的語法習慣等。
其實她的那些習慣都是很有些女孩子氣的,所以他用起來就總是能產生一種反差效果的幽默,所以她見了,便總是會忍不住微笑。
也許這就是他在故意逗她笑吧,她悄悄地這樣想。
那個年代,那個年紀,剛剛走進網路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女生們總會與網戀有著若遠若近的關係。她自己雖然不喜歡網戀,可是卻也不知該如何界定與那個人的這種微妙的感覺。
只是每當心下湧起異樣的甜蜜,她就會嚴正警告自己,說不定對方也是個女生,或者是個猥瑣的老頭子,又或者是有婦之夫了呢,於是便硬生生地掐滅了所有的感覺。
時過經年,可是此時回想起來,卻竟然還能這樣清晰想起當年這種微妙又矛盾的心情,這叫她自己也略感意外。
往事如煙,如今也只能從記憶裡才能搜尋,她便也忍不住悵惘地輕嘆了一聲。
當年是年紀還小,閱歷還有限,所以對那個人的許多特徵並不清晰,可是今日回想起來,卻已經能大致側寫出那個人的輪廓。
她抬起眼來:“他是男性,我現在已經可以肯定。”
因為他的思維方式,因為他的措辭習慣,尤其是他會故意在說到有趣的部分時候模仿她那些女孩子氣的表情和用詞,都無一不顯示出他是男性。
“他有可能不生活在中國大陸。”
雖然都是漢語,雖然這個地球上使用漢語的人數最多,可是身處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對於漢語的使用習慣卻是千差萬別,彼此之間的區分甚至是涇渭分明的。比如臺灣地區的許多漢語用法甚至還帶有半文半白的那種縐縐文意,有時候聽起來就像20世紀30年代那種半文半白的小說;香港地區則受到英語的影響比較大,外來音譯詞彙相對較多。
她垂下頭去:“現在細細辨別起來,他有可能是海外華人。”
………題外話………【早晨第二更】
另,兩點說明:
1、某蘇早就在章節下頭說得很清楚了,已經到了收尾的階段。這就標誌著所有的時間、所有人物的命運都到了最終給一個說法的時候,所以不能只說解憂,也不能只說主角們的四年前,得先把先有所有案件都交待清楚。
現在做的就是這一段,喬治的案子、詹姆士的動向、皇甫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