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4部分,電影大師,不言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擰耳朵了?這人真壞,自己是被他弄哭的,不是丟人,是這人太壞了……

“嘿沒事。”葉惟溫聲的安慰,“我理解你,全部。”

他望了望日出的天空,魔法時間過去了,光源已經變得不適合之前的佈置,詹妮弗的情緒也不能立即開演,她學得洗個臉補補妝,他有些話要和她單獨說清楚。

“休息半小時!”葉惟大喊,開機都沒有半小時呢,“大家去吃點早餐、晨運什麼的。詹妮,跟我來,我們談談戲。”他說罷往大本營相反方向的北邊山路走去。

一場片場風波就這麼平息,當下眾人各做各事,沒有人談論剛才,很多人去食物桌那邊拿零食。

吉婭上去摟了摟詹妮,艾麗西卡也走來和詹妮拍拍手掌。

“我沒事。”詹妮弗抹了一把眼淚,快步跟上走遠的葉惟。

……

葉惟察覺到自己出了問題,被莉莉說中了,他太開心了,既不是黴的冰,也不是平常那樣,隨時就能開心得跳舞,隨時就會得意忘形,被她害慘了,她怎麼那麼好。

辦公室、片場都高得獨裁的權力也使自己有時候,不是有了架子,而是過於肆意待人,剛才自己真欠揍。

如果這是拍瘋狂的喜劇,這沒有問題,但’sb不是,這種個人心態、氛圍對於他自己、整個團隊的創作都不正確,這使得潛意識的對口情感受到壓制,這種時候的“好狀態”是假的。

一個詩人在狂喜狀態寫一憂傷的詩,那能怎麼樣?

假如《斷背山》片場是嘻嘻哈哈的,假如李安和希斯萊傑等人笑鬧著拍完,他們的表現也許就很糟糕了。‘

還好這個問題在剛剛開拍的現在就暴露,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這樣不行。

走在僻靜的山林小路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看著周圍的秋天晨景,就算身處於蕭索的景象中,甜蜜的心卻一點頹敗的感觸都沒有。怎麼辦呢?真不想運用情感記憶……

聽到身後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葉惟回頭一看,對跟來的詹妮弗笑了笑,“剛才嚇著你了,我向你道歉,對不起。”

“呃……”詹妮弗的心情已經平復了很多,卻又變得不懂如何和他相處,“沒什麼,我有點情緒化了。”

“不,剛才是我混蛋,我很高興,但我表達的時機和方式不對,你該打我的,艾瑪羅伯茨就會。”葉惟笑說,詹妮弗不由哈哈失笑,他伸出手掌,“我們沒事了?”她和他擊了擊掌,“我們不酷誰酷?”

“夥計,你選擇用表現派去演芮,我的感受就像……”葉惟邊走邊細說剛才,“驚訝。”

“老兄,我沒分那麼清楚。”詹妮弗連忙要解釋,“不過…是的!我不喜歡體驗派,不喜歡方法演技,我不想往表演投入我任何的情感。”還是乾脆承認吧,不然他導戲說情感,她想的是理智,那還怎麼合作,被解僱也認了。

一口氣說罷,她長呼了一口氣,“我就這麼去表演的。”

“所以才見鬼,夥計。”葉惟聳了聳肩。

所謂表現派,其實是個很鬆散模糊的體系,鼻祖之一的法國著名戲劇演員大柯克蘭(1841~19o9)這麼說“表演不是演員和角色合二為一,而是演員以絕對的理智冷靜來真實表現角色的情感。”順便說一下,他是最出名、最代表的“大鼻子情聖”。

這實際上是古典戲劇表演方法,與之幾乎對立的是體驗派,亦即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源於2o世紀早期的莫斯科。

斯坦尼(1863~1938)把表演徹底改變了。他是第一個把表演藝術做成體系的人,畢生以他自己的才華激情,加以前人的精華經驗,整理編訂了一整套的理論、技巧、訓練方法等等,著有演員必讀的《演員的自我修養》、《塑造人物》、《創造角色》和《我的藝術生活》。

簡單的說,他主張演員需要為藝術奉獻,表演是完全地融入角色,運用自身的記憶和想象、並透過精確的肢體動作去表達真心實意的情感,把角色細緻入微地寫實。這就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包括形體技術、情感體驗、嚴格的自我分析和批判等。好萊塢的心理醫生們真的要感謝斯坦尼。

而所謂的方法派,methodag,是體驗派的美國化。如果說理查德波列拉夫斯基(1889~1937)還是斯坦尼的真傳門生,師承於他的李斯特拉斯伯格(19o1~1982)就是方法派的鼻祖。

2o世紀2o年代,波列拉夫斯基帶著莫斯科藝術劇院團隊流亡到了紐約,斯特拉斯伯格被他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