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柯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二章 梵教似乎有點諂媚,贗太子,荊柯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下說著:“剛才,太孫在廟內所說,中土歷朝尊天,以天為君父,以天子之名治於四海——見人言動皆奉天而行,非敢自專也——實是至道之論。”
“但道有,尚得有德,何謂德,恩澤為德。”
“有道無德,萬物不生,百姓不附。”
“魏世祖的《天命福地論》,就論述其澤,是翰林教學首篇,以正祭祀人心。”
“等等,魏世祖的《天命福地論》?”蘇子籍一怔,曹治已經明白了,就款款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篇就是論述正祀。”
“太孫聰惠,臣所難及,臣背誦下,太孫就自解其意了。”
說著,曹治就清了清口。
“天之授命於朝,乃元氣矣,雖秉性厚薄,祚數不一,但人主受命於天,不論薄厚,元氣就生帝鄉,以庇其魂……”
“大凡人臣,受諡號追贈,立成鬼神,須知一旨下降,賜給天命元氣一絲一縷,能改陽世命數,也能改鬼神之數,人主將相,通道拜神,乃以貴拜賤,奈何不自信矣……”
“只是人臣既受龍氣天命,也必歸於帝鄉,雖虔信不得轉生別處,何也,忠臣不事二主,人鬼豈能兩全,無論何神,其法不能加帝鄉,唯天意及人主自專也……”
“不僅僅法不能加帝鄉,也不能加陽世,只掌冥福罷了。”
“只是元氣有限,濫出亦有破家之嫌,故為人主者,當自強不休,增益元氣,以延國祚,以膺天眷,為人臣者,當忠心效主,勤於王事,亦以元氣以膺王眷,此法理一也”
這一篇文不長,但蘇子籍四書五經已經到18級,一聽就如中雷殛,心裡轟然一聲,頓時怔了,也醍醐灌頂一樣豁然憬悟。
“原來是這樣。”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為什麼祀,扣掉了鬼神崇拜,其實就是精神文明,或者說,主流思想。
祀者,敬也,近也。
所以歷代朝廷都祀的是天系(天地日月山川忠臣孝子),這就是朝廷的核心思想。
自古來,士大夫階級,思想上總沒有淪陷過,這就與這套分不開。
其中核心的核心,就是封贈。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