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舊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2章 八兩為寶,重生76,帶領全村吃肉奔小康,一身舊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中草藥的不斷挖掘,加工也提上了日程。 李家坡的中草藥加工廠的廠房早在半年前就在兩位資深顧問——古大夫和嚴廠長的指導規劃下完工了。 第一批收割下來的草藥,已經送進加工廠進行深度加工炮製了。 中草藥加工廠的工人都是本村的村民,之前對於如何炮製藥材壓根啥都不懂,一群小白在經過古大夫,葉工和嚴廠長的輪番培訓後,總算是磕磕絆絆的上手了。 李向東還重金聘請了剛剛退休的葉工來李家坡中草藥加工廠當技術副廠長,專門抓生產。 李國玲和幾個初中畢業沒有繼續上學的年輕人,作為葉工的特別助理,每天拿著小本本跟在葉工的身後學習。 用李晉的話說,這是給中草藥加工廠儲備後續人才和管理幹部。 葉工揹著手走在前面,指著地面上碼放整齊的黃白色根說,“這個黃芪,一年春秋兩季都可以採收,春季從土壤解凍後至萌芽前採收,秋季在葉片枯萎後至土壤上凍前採收。” “當然,還是以秋季採收的黃芪質量最好。現在採收的黃芪根的幹品率高、根部堅實、粉性足、品質好、產量高,也是黃芪皂苷含量的峰值期。” 黃芪 李國玲認真的用圓珠筆在筆記本上記下來葉工說的話,有不認識的字,比如“黃芪皂苷”幾個字,就先寫上拼音,後邊再用新華字典查出來補上。 炮製黃芪,要除去鬚根以及泥沙等雜質,然後放到院子裡曬乾,而後進一步放到大蒸屜上蒸透,再次曬乾,備用。 現在沒有實現全部機械化,比如切片什麼的,要切得均勻,薄厚一致,就需要多年做飯的老手。 所以加工廠裡婦女同志比較多。 大家戴著口罩,帽子,穿著工作服,一絲不苟的站在工作臺後,手裡拿著刀不停上下動作,“噹噹噹”之聲不絕,很快,工作臺上就出現了許多薄厚均勻的黃芪切片。 地黃也需要這樣進行炮製。 這裡面最簡單的是枸杞子和金銀花,摘下來,挑揀出雜質,曬乾就行了。 幹這個活兒的,是一些幹不了重農活兒的老人家。 他們坐在凳子上,曬著太陽,悠閒的就幹了,一天還能掙八角錢的工錢。 工錢是日結的,每天下了班,看著朝自己飛奔過來的重孫子孫女,笑呵呵的抱住他們,領著他們的手去供銷社代銷點買零嘴兒吃。 ...... 葉工和妻子本來住在縣城裡,被李家坡聘用後,每天騎著腳踏車上下班。 之前,李家坡在新住宅區規劃了好幾套人才配套住房,這個概念是李向東提的。 他當時就說了,“以後咱們的廠子越來越多,肯定會不斷的招聘人才幫助管理。現在咱把人才配套住宅建了,到時候分配給外地來的人才們,也算是讓他們能塌下心來。畢竟安居才能樂業麼!” 葉工也分了一套,三間正房,東西各兩間廂房,沒有倒座南房。 不過,房子裡面是裝修好的,比如鍋灶,水缸,土炕,衣櫃,都是配備好的,一水兒的新貨,只要帶上鋪蓋卷就能住。 最近,隨著中草藥加工廠的業務量越來越大,葉工索性把自己的衣服被子都綁在腳踏車後座上帶過來了,每天晚上忙活完了就去分給自己的房裡住。 葉工的老伴兒擔心沒人給老頭子做飯,索性也一併搬了過來。 這是位白白胖胖的老太太,慈眉善目的,她一開始還擔心在村裡住不慣,不過在她圍著村子轉了兩圈後,立馬就覺得,這地兒也太漂亮了! 整齊寬闊的馬路,整齊劃一,嶄新幹淨的住宅,還有茂盛的花花草草點綴著村容村貌,甚至在村裡還有供銷社的代銷點,裡面商品特別豐富,要買點日常用的醬油醋火柴紅紙白糖什麼的,都很方便。 “老葉啊,我看這個李家坡比縣城還漂亮呢!” 葉太太如此感慨。 葉工彎腰在洗臉盆前洗了把臉,然後從盆架上把自己的毛巾拿下來,擦乾淨臉上的水珠,他調侃道,“是誰嫌棄人家這兒是農村啊,還不想來呢!” 葉太太把一淺子花捲放到八仙桌上,她轉身嗔道,“這誰能想到啊!畢竟哪個農村不是髒亂差的?” 葉工和葉太太是省城人,之前下放的時候就在農村,住牛棚,那種生活真是過得夠夠的了。 因緣際會之下,葉工留在了惠川縣城,葉太太就陪著他一直沒回省城。 葉工也感慨,“那是,全國盤算一遍,估計也沒有幾個比李家坡更乾淨漂亮的農村了。” 夫妻兩個閒聊一會兒,就開始吃晚飯了。 這邊,泉水村,姜老太太家。 姜老太太看著鬼鬼祟祟把大門插上,又把屋裡門插上,窗戶關嚴實,窗簾放下來的李向東,簡直無語。 “有什麼重要的事兒啊,至於這麼保密!” 面對師父的吐槽,李向東不以為意,在確定好確實安全後,他這才神神秘秘的從包裡掏出一個大陶罐。 開啟陶罐的蓋子,拿出一包生石灰後,才掏出來一個樺樹皮的大包。 古大夫笑著說,“看來去東北這一趟很值啊!” 姜老太太眨眨眼,“就幾根人參,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誤入豪門

銀八

紅顏浮沉

竹水冷

肖妮的軍裝

采苓

裸泳者

沸點123

學院派穿越

溫暖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