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發橫財的機會
一身舊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4章 發橫財的機會,重生76,帶領全村吃肉奔小康,一身舊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個能發一筆橫財的機會,史稱“君子蘭事件”。
就像荷蘭廣為流傳的“鬱金香泡沫”一樣,東北長春的君子蘭也曾經被炒到天價。
許多人嗅覺敏感的人,快速抓住商機,提前囤積君子蘭,在“君子蘭事件”瘋狂的那幾年,賺到了天量的財富。
後來,據說一盆珍品君子蘭的市價能賣到5萬元,甚至超過10萬元!
這種價格別說在當時人均八九十元工資的社會里,就是在二十一世紀,也依然讓人覺得高的離譜。
其實,華夏當時同時期還發生過另外一個同樣炒作事件——五針松事件!
同樣是在1982年,在浙江地區,那裡瘋狂炒作“五針松盆景”,一盆上好的五針松盆景要賣到2萬多元。
其中的老樁,造型漂亮的,價格就要更加翻上幾番,最高的能賣到幾十萬元!
後來,李向東曾經和人聊起過這兩件相仿的事件。
大家對於東北的“君子蘭事件”幾乎耳熟能詳,反而對於江浙地區的“五針松事件”模糊的很,有很多人甚至連聽說都沒聽說過。
據他自己分析,君子蘭事件之所以流傳的那麼廣,很可能和當地政府下場參與有關。
而五針松事件更加類似於民間洗錢的一種手段。
畢竟,當時江浙地區是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走在全國最前頭的地區,那裡甚至產生了“八大王”:
五金大王胡金林,礦燈大王程步青,螺絲大王劉大源,合同大王李方平,舊貨大王王邁仟,目錄大王葉建華,線圈大王鄭祥青,電器大王鄭元忠。
他們是全國第一批在市場經濟體制嘗試下先富起來的人,有的人快速申請購買土地,擴建廠房,有的人則是蓋起了高樓大廈,高階別墅。
但是,好景不長。
1982年初,國家曾經以“投機倒把罪”抓了這一批走在市場經濟“風頭浪尖”上的人。
也就是同年,五針松盆景被瘋狂炒作。
要說這裡面沒有什麼因果聯絡,李向東是絕不能相信的。
要把“八大王們”賺取的大量不敢示人的財富洗白成乾淨的錢,炒作倒賣五針松盆景是最快的手段。
其實,也並不用拘泥於五針松盆景,就算是狗尾巴草,只要炒起來了,也能讓人瘋狂。
就算時至今日,炒作這些也不失為洗錢的好手段之一。
說完這些,李向東還曾假假的謙虛道,“當然,這也就是我的一家之言,不足為信,權且當做一樂,哈哈哈~”
不過,縱然有這樣的猜測,提前培育五針松盆景,到時候渾水摸魚也能賺上一筆!
至於君子蘭,那更是可以大展身手,在其中賺到盆滿缽滿。
君子蘭本來是非洲南部的一種野花,後來傳入了歐洲和日本。
20世紀30年代,日本將君子蘭贈送給偽滿洲國皇帝溥儀,溥儀把君子蘭作為國寶級珍貴花卉,讓人精心養在偽滿洲國皇宮花苑中。
此時,我國的民間很少有人知道君子蘭這種花卉,更別提栽培了。
直到本世紀40年代中期,君子蘭從偽滿洲國宮苑裡面流落到民間,先是在長春地區普及,而後逐漸遍佈全國。
聽李向東說他要種植君子蘭往外賣,李金山蹲在地上,皺眉喃喃自語道,“啥叫君子蘭?沒見過啊!”
他以前倒是看見過一盆墨蘭,地主家大兒媳婦的陪嫁。
小小的一盆蘭花,葉子細長,開出來的花是黑色的,也是細細小小的。
地主一家人都寶貝的很,說是一盆墨蘭值三兩金!
乖乖!
當時李金山就想,他要是能種出來幾盆墨蘭,家裡豈不是要發財了。
奈何他根本沒有機會碰到這盆墨蘭,就更別提空手套白狼,想從中分櫱出蘭花來了。
難不成,這君子蘭是和墨蘭一樣的珍稀花卉?
他這裡發愁,他的好兄弟郭海光也蹲在他旁邊發愁。
那啥,松樹他見過,可是沒有叫五針松的啊!
現在已經是1979年了,向東說要在1982年賣出去,這盆景不是養花,一兩年就養大了,盆景可費功夫了!
“大爺爺,郭爺爺,這任務是不是挺艱鉅的?”
李向東特別認真的問兩個老頭。
看吧,倆老頭兒現在根本不記得什麼面試的事兒了,眉毛都快皺成蚯蚓了。
想必兩人的cpu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