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蔥蔥郁郁的參田
一身舊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0章 蔥蔥郁郁的參田,重生76,帶領全村吃肉奔小康,一身舊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工種植的人參會經歷3~6年的生長,最終長至成熟。 人參長到一年時會長出一柄五片葉子,這種叫做巴掌。 兩年時會長出兩柄十片葉子,這種叫做二甲子。 三年後會長出三柄十五片葉子,這種情況叫做燈臺子或三品葉。 四年時會長出四柄二十片葉子,這種就是四品葉。 五年會長出五柄二十五片葉子,叫做五品葉。 長到第六年,長到六柄三十片葉子,就是六品葉。 人工種植的人參長到第六年就該抬了,因為此時人參中的營養物質——人參皂苷含量最多,而隨著人工施肥,人參再長下去則會有毒素積累,品質反而下降。 這也是人工種植的人參和野山參最大的不同之處。 野山參生長的環境嚴苛,很容易死掉,而能成活下來並且活百年之久的,那都是吸收了大自然的所有靈氣和日月精華,不會有毒素的積累。 崔新妮帶著他們先回家,把盛滿了山貨的筐子放到屋簷下的陰涼處,再把蝲蛄從筐底倒進水盆裡。 “娘你先在小石磨上把蝲蛄磨成汁水,等晚上爹和三條回來了,咱們做蝲蛄豆腐吃。” “娘,一會兒我帶著東子他們去看看咱家的參田,中午就吃榆黃蘑的餃子吧,你先把餡兒和好了,等我回來咱一塊兒包!” 老崔嬸兒答應一聲,又問閨女,“母豹子也晚上吃呀?” “嗯吶唄,等我爹他們回來一起吃!” “醬燜吶?” “嗯吶唄,再放點土豆!” 李向東在旁邊聽著這娘倆說話,覺得怪有意思的,看來這老崔家是崔新妮當家呢! 崔家的參田離著他家宅子不遠,隔著能有個四里多地,是一個長滿高大樹木的45度山坡。 陽光透過高大的樹木投射到樹下茂盛植被上,斑斑點點的光斑在參葉上跳躍,這一片參田是長條狀的,竟然一眼望不到邊! 崔新妮指著這一片綠油油的人參說,“喏,這就是我家的參田,種的是移植參,平時也會給它們除草澆水施肥。” 這樣長出來的人參個大,漂亮,雖說單價可能沒有林下參貴,可勝在產量高。 李向東蹲下身子,細細的看身下的人參,差不多都是五品葉和六品葉,“姐,這參都能抬了吧?” 說到這個,崔新妮一臉喜色,“嗯吶唄,今年就能抬了!” 她爹說了,今年藥材公司收參的價格高,等這一塊參田抬完了就都賣給藥材公司,錢都留著給她當嫁妝! 何超超問她,“新妮兒,你們這兒去年才包產到戶啊,怎麼老崔叔今年就種出來這麼一大片六品葉的人參來了啊?” 崔新妮聞言輕輕嘆口氣,“說來話長,這都是之前大隊的參田。” 原來,扎哈屯雖然緊鄰林場,可是他們村並不是靠木材吃飯的,他們是靠種植人參! 每年藥材公司都會專門來扎哈屯收購人參,這也是整個大隊最重要的經濟來源。 去年大隊解散,土地都要包產到戶,其他的都好辦,就是村裡這一塊塊的參田不好處置。 你要說為啥不好處置? 那還不是因為有的地裡種著六品葉,有的地裡還是燈臺子嘛! 種人參吃的是時間飯,誰家要是分到燈臺子,明顯就比六品葉吃著三年的虧呢! 也有人提出來,給六品葉的人家少分點地,這樣平衡一下。 可人們仔細一想也不對,憑啥啊,這地可是一輩子吃飯的傢伙,不能因為人參大就少分地啊! 大家吵來吵去,鬧不出個所以然來,最後還是老村長一錘定音。 所有的土地按照人口平分,大家抓鬮,抓到六品葉的就算是命好,抓到燈臺子的也別怨老天爺,要怨就怨他們自己手氣臭! 眾人思來想去,沒有其他的好辦法,也只能這樣了。 當然,最後抓完鬮,也有撒潑打滾的,也有耍無賴不承認的,也有厚著臉皮非得和人家換的。 總之吧,就為了這點人參,多少年的好鄰居好哥們都差點撕破了臉皮。 當年為了自己家這塊六品葉,她孃的好閨蜜就非得纏著她娘換,還說她家是獨生女,負擔輕,她家則是有三個大小子等著娶媳婦,急等用錢。 她娘肯定是不能同意啊,姐倆兒狠狠打了一架,從此不相往來。 何超超頗有同感的點點頭,“別說為了這一大片人參了,俺們那兒為了一棵長在菜畦背上的杜梨樹都動鐮刀了。還是大舅他們村好,大家擰成一股繩,賺的也比別的村都多!” 周紅松說,“這也是因為向東和晉叔能帶著大家夥兒賺錢的原因。要不然你看看,這人吶,都一樣!” 幾個人感慨一番,說來說去,還不是為了那碎銀幾兩。 李向東卻沒工夫想這些,他正在估算著這塊參田的產量。 “姐,你家這塊參田能出多少參?” “新鮮的差不多能有個五六百斤吧,曬乾了能有個小二百斤。” “那你們賣給藥材公司多少錢一斤?” 說到價格,崔新妮臉上掩飾不住的激動,她豎起一根手指,“10塊錢!” 李向東“哦”了一聲,心裡就是猛的一跳。 按照崔新妮說的價格,這一片參田總的收入就是二千元,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