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耙耳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3章 阻撓!,從縣令開始逐鹿天下,北冥耙耳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感受到楚寧那真摯的眼神,李賢心中也稍安了不少。 這些日子裡,他是多麼煎熬啊! 一個左相,一個康王,作為皇帝的李賢便夾在其中,左支右絀。 皇帝做成這樣,也真是夠憋屈的。 然而,朝中大臣大多都是左相和康王一手提攜起來的,自己威望不足,群臣們都以此二人馬首是瞻。 也就楚寧舉薦了一個關小鵬,兩年前被李賢一手提攜進了門下省。 這兩年裡也算是為自己出謀劃策,分憂了不少國事,是個能幹之人。 說起來,也得虧了楚寧的舉薦。 再次看了一眼楚寧,不再多想,李賢朗聲開口道: “諸卿!朕今日召集百官齊聚,便是要一道商議,如今北狄南下侵犯雲中城之事。” 關於今日朝會的議題,百官們當然是早已知曉。 且今日到場議事的官員,除去在京的,還有李賢下旨特邀入京的地方五品以上官員。 這當然是李賢有意而為之的。 “皇上!” 李賢話落,余天正當即便站了出來,依然發表著自己主和的觀點: “如今唐國的首要任務是發展,是把這五年來制定的方針策略加以施行,至於北狄南下入侵之事,臣以為,可督促鴻臚寺,令範仲大人親自前往北狄洽談,沒有什麼是談不下來的。” 余天正說完,便有朝臣出班附議: “皇上!臣附議餘相國的觀點。朝廷當前的首要任務確實是發展,北狄的入侵雖然令人擔憂,但我們可以透過外交手段,尋求和平解決。” 話落,跟著又有朝臣出班奏對: “皇上!近年來唐國與北狄的貿易往來頻繁,彼此之間已有了一定的互信基礎。範仲大人作為鴻臚寺卿,多年來與北狄人打交道,臣也以為,由範寺卿出馬,必能取得和議的成效,令兩國免開戰端。” 當然能夠和議,就是不知道要做出多大的讓步。 李賢心裡十分不爽,可面上仍然微微點頭,目光掃過眾臣,開口道: “幾位大人都言之有理,唐國的發展確實不能耽誤。然而,北狄的入侵也不能掉以輕心。朕認為,我們可以一面推進發展計劃,一面加強對北狄的外交攻勢。此外,還需加強我國邊境的防禦力量,以防北狄突然發動進攻。” “皇上英明!” 眾臣紛紛拜謝。 “皇上!” 這時,康王也終於按捺不住,出班淺淺一揖,算是行了君臣禮: “臣對左相所言,堅決不贊同!這簡直就是婦人之見。” 隨後,康王走在大殿當中,背對皇帝,看向眾文武百官,怔怔發問道: “如今北狄人南下入侵,已經破了雲中城,殺害我邊防將士,虜走我唐國子民,咱們都被欺負成這樣了,你們如果還想著要與北狄人和談商議,便是恥為唐國人,更是恥為唐國的官員。”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譁然。 主戰派與議和派的官員紛紛爭論起來,各自陳述己見。 要知道,康王這一番話,算是打了所有堅決和議官員的臉。 這完全就已經是撕破臉啦! 百官們吵來吵去,李賢早已被吵得腦瓜子生疼。 自從北狄人入侵雲中城以來,朝廷便常有塘報,北狄大軍如今正圍聚攻打涼京城,大有一種不達京都,誓不罷兵的意思。 說到底,還是為了爭取更大的戰爭利益。 可此時,朝廷要真是答應了議和,不僅喪權辱國,搞不好,北狄人更會得寸進尺。 朝會上,眾臣依然你爭我奪,各有各的說辭,各有各的算盤。 余天正依然堅決反對康王北伐,而康王的支持者則力主戰爭,雙方勢均力敵,朝堂之上氣氛緊張。 李賢目光看向堂下的群臣,不由嘆息一聲。 然後又看向低頭一言不發的楚寧,李賢心中暗暗有些不爽。 “長慶侯!” “臣在!” 李賢忍住了心中的怒氣,發問道: “事關北狄戰事,你有何看法?” 百官漸漸安靜下來,都朝著楚寧看去。 楚寧知道,自己這肯定是避免不了的,而且今日的朝會結局,必然會偏向於康王。 清了清嗓子,朝李賢拱手行禮,然後說道: “皇上,臣正要上奏此事。” 李賢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知道楚寧這是要為自己分憂了。 他點了點頭,示意楚寧說話。 楚寧朗聲說道: “皇上!以臣看,唐國當前局勢,應當與北狄一戰。” 等的就是這個,終於說出來了! 李賢假裝十分平靜,淡淡說道: “哦,說說你的看法?” 楚寧道:“如今北狄人得寸進尺,朝廷一旦有了議和的心思,接下來不僅喪權辱國,搞不好,北狄人更會得寸進尺。 再者,如今唐國百姓對北狄的侵略早已義憤填膺,若朝廷此時不振臂一呼,反而選擇和談,豈不是讓百姓寒心?” 跟著,楚寧說出了偉人在深思熟慮後的經典論斷: “所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十個字,臣要說給皇上聽,更是要說給在朝的百官聽,只要徹底的打了,才是表明了唐國的態度,不要怕打仗,大不了打完了再建設就是。” 楚寧一番話,讓朝堂上的氣氛更加緊張。 主戰派和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