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耙耳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4章 罷相!,從縣令開始逐鹿天下,北冥耙耳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賢往大殿下看去,此人一身紫袍,乃是御史大夫孫俊。 “臣附議孫大人所言!” “臣也附議!” 還沒等李賢開口,跟著又有兩名御史跳了出來。 好嘛!很明顯這是早就說好的。 御史嘛,最喜歡乾的事就是直諫上書,甚至有些御史為了博取一個直名,直接開噴皇帝。 這種事,也是太宗開了先例,御史聞風上奏,敢於直言,並不需要負責任,甚至還可能獲得獎賞。 然而,時代變了啊! 康王見御史大夫發難,還竟然敢說出‘亡了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這話分明就是衝著他來的。 當即大怒道:“你……還有你們,狂妄無極,竟敢詛咒皇上,乃是大不敬之罪,你們當真是好大的膽子!” 大不敬是指蔑祖、侵犯帝王的尊嚴或人身安全的言行,唐律將“大不敬”列為十惡之六。 說起來,這是一個極重的罪名。 被這突然扣上的大帽子,御史大夫孫俊也有點懵。 其餘兩名御史,本就是跟風而奏,想著從中撈上一個直名。 可現在,好像這路有點走偏了。 “康王不必動怒,臣等並非是在詛咒皇上,而是就事論事。” 張俊躬身一揖說道。 其餘兩名御史也跟著打起了嘴炮: “皇上,如今天下百姓疲憊,苦不堪言,若再與北狄用兵,將對朝廷造成不可承受之重。皇上若是聽信他人讒言,這一旦戰敗,豈不就是要亡了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嗎?” “混賬!” 這一下就連李賢也是徹底大怒: “朕自登基以來,何嘗不是披肝瀝膽,嘔心瀝血,為的就是肩負起大唐江山社稷,而不是你等這樣只會誇誇其談,於朝事毫無建樹。” 張俊聞言,毫不畏懼,依然侃侃而談: “皇上,我等身為朝廷御史,直言納諫便是本分,若是皇上認為我等毫無建樹,臣願請辭御史大夫,回鄉歸養。” 孫俊剛說完,其餘兩名御史也跟著附議: “臣也願意辭官!” “臣也願意!” 完全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樣。 李賢目光如炬,掃視了一圈大殿之內的群臣,尤其是那三名御史,他們的臉上均顯露出堅定的神色。 顯然,他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李賢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既然你們如此執著,不願再為朝廷效力,那朕就準了你們的請辭。” 侍立一旁的太監總管小笛子,顯然很會察言觀色,連忙一揮手忙命小太監去接官帽。 孫俊以及其餘兩名御史都是一震,這與他們事先所想的完全不同。 目光不由得輕輕掃向了旁側的左相余天正。 “皇上!” 這時余天正走了出來,大聲說道: “若是皇上執意對北狄用兵,這軍需糧草籌備將是當務之急,可而今臣已年邁,只怕無心操持此事,請皇上贖臣之罪。” 李賢聽出了余天正話裡的意思,開門見山的問道: “左相也是要想要請辭歸養嗎?” “回皇上,臣逾耳順之年,只覺身體年邁不支,近日來更是寢食難安,想暫且歸家休養一段時日,若是朝中有重大政事,皇上再召臣入宮便是。” 嘩啦! 在朝官員皆是震驚。 好嘛!這以退為進擺明是在威脅皇帝了。 李賢咬著後牙槽,與楚寧對視一眼,隨後淡淡笑道: “左相操心國事也著實累了,朕也不願看到左相如此過度操勞,好吧!朕便準了左相所奏,回家歸養吧!” 余天正聞言,心中一凜,瞬間感覺像是掉進了冰窟裡,無比陰冷。 心中更是有一種被拋棄的滋味。 說來,他已歷三帝,是看著先帝李淳長大的,一步步做到了文官之首,後又做了當今皇上的岳父,那就是當朝國丈。 可現在,皇上顯然要放棄他了。 原本以為勝券在握的以退為進,卻換來皇帝的冷處理。 李賢目光如炬,看著左相余天正,語氣堅定地說: “左相多年為國操勞,獨攬朝政,朕心感激。 但既然左相身體不適,那就回家休養吧,只是朝堂之事,還請左相切勿置身事外,一旦有需要,朕會隨時召喚左相。” 余天正聞言,心中五味雜陳,他明白,這已經是皇帝的讓步,在給他臺階下了。 於是,他躬身行禮:“皇上,臣謝皇上體諒,臣願在家中好生休養,期待早日將養身子回朝為皇上效命。” 李賢點了點頭,轉頭看向御史大夫孫俊等人,語氣冰冷地說: “你們三人,身為御史,本應直言敢諫,但今日之舉,卻讓朕感到失望。你們可以辭官歸鄉,但記住,身為大唐子民,你們的責任還並未結束。” 孫俊等人面色蒼白,他們沒想到,今天的舉動顯然已被皇上看透,失算了! 他們低頭行禮,聲音顫抖地說: “皇上,臣等明白!” 李賢看著他們離開,心中卻並無喜悅。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