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耙耳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8章 出征!,從縣令開始逐鹿天下,北冥耙耳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楚寧決定親自領三千先鋒軍,前往朔州平叛。
他要以自己的威望和才能,穩住朔州的軍心,同時,他也要藉此機會,給那些還在觀望的世家大戶們一個明確的訊號。
唐國已經做好了全力以赴的準備,任何背叛和妥協都是不可能的。
楚寧的決定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但他們也明白,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
次日一早。
楚寧便出現在了京北大營伏兵場,召集部隊。
李賢能給楚寧的人不多,目前京北大營可用兵力在一萬二千人,與朝廷的十六衛等同。
當然這是未整編之前,現在楚寧可以一邊行軍一邊招兵,按滿編來算,他可以將兵力擴充套件到二萬四千人。
不過楚寧倒是並不在乎兵多,僅僅集結齊三千兵力尚可,本來他就不在打算採用人海戰術。
以現在遼東的熱武器配備來說,平定朔州根本沒放在眼裡。
人馬集結後,楚寧便索性命名為刀鋒第一縱隊,並親自擔任縱隊司令員。
選擇出一千人作為親兵加強營,剩下的兩千人分為兩個團,作為一個獨立作戰單位,以後等到人員擴增,再改編為旅部,或者是師部。
也就是楚寧早就在遼東地界施行的現代化軍事編制,分別為軍師旅團營連排班,逐級任命。
以後的作戰任務也就可以逐級傳達,因為好些老兵原本就是楚寧在京北大營時選拔出來的,早就知道這個建制,所以僅僅一天時間,便完成了軍隊的編制。
第二天一早。
天空如墨,彷彿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北伐大戰。
楚寧一襲鐵甲,立於高臺之上,眼望北方。
手中緊握的長劍彷彿與他融為一體,閃爍著冷冽的光芒。
身後,將士們嚴陣以待,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無畏。
楚寧回過頭,眼中的光芒掃過每一個人的臉龐,他清晰地感受到這股力量,那是信仰與決心的匯聚。
號角聲響起,鼓聲震天。
楚寧一揮長劍,如雷霆般的聲音響徹雲霄:
“北伐!”
聲音落下,整個伏兵場沸騰起來,士兵們高舉武器,呼聲震天,士氣如虹。
楚寧的身影在朝陽的映照下顯得更加高大,他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彷彿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他前進的步伐。
隨著楚寧的命令,三千軍士如同離弦之箭,向著朔州的方向疾馳而去。
作為急行軍,由楚寧親自領隊,一連兩天都是日行百里。
可到了第五天,便開始有人掉隊,已經跟不上騎兵營的行軍速度。
行軍畢竟是枯燥的,加上心理上所承受的壓力,時間久了便會影響士氣。
楚寧索性提議大家一起唱軍歌,提升軍隊士氣。
唱軍歌也確實有傳統的,而且證明效果還不錯。
另外,楚寧又組建了一支火頭軍,也就是軍隊伙食團,負責整個刀鋒縱隊的伙食。
有肉有菜,這軍心自然就更加凝聚了。
雖然是一路疾行,可並沒有發生一點騷亂。
十月十五日,楚寧率領三千人日夜兼程,終於兵臨朔州城。
只見朔州城已然戰火紛亂,顯然是已經經歷了一場大戰。
楚寧沒有立即下令攻城,而是在城外駐紮,等待遼東軍的火器增援。
三日後,由牛雲飛率領的神機營便與楚寧匯合。
這是一支現代化熱武器部隊,分為步兵火槍營、炮營,還有一千人組成的騎兵火槍隊。
直到現在,楚寧已經完全不用掩飾自己的軍事實力。
他準備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戰鬥,而且要將人員傷亡損失降低到最小。
當然,這是指己方的傷亡。
黃昏時,楚寧便下令攻城,不過在下令前,他讓人向城中喊話,讓守將高構出來搭話,這也算是開戰前的先禮後兵了。
不多時,便看見一身戎裝的高構帶著幾個親兵出現在了城頭之上。
一看見是楚寧,雖是初識,可顯然對於楚寧的威望還是早有耳聞,立刻像是變了個人,站在城頭上就高聲喊道:
“原來是天策上將軍大駕光臨,高某有失遠迎,還請上將軍入城一敘,某已擺下酒宴!”
楚寧當然不會聽信如此低等的計謀,一雙冷冽的目光投向高構,冷聲說道:
“逆賊高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