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耙耳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2章 北伐將軍,從縣令開始逐鹿天下,北冥耙耳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唐國人的眼裡,他們似乎總有一種天之驕子的優越感。 尤其是在面對北狄這些邊疆蠻夷之時,那些似乎從骨子裡就帶來的詩書禮樂、禮儀教養都讓他們自認是高貴的民族。 而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似乎都只是些茹毛飲血的野蠻人而已。 作為皇室宗親,貴為王族的李侹更是對西夏小邦嗤之以鼻。 然而,面對康王冷冽的目光,朱旺卻是不懼,一字一句回道: “這是打仗,一旦開打,誰能保證就一定能獲得勝利。難不成康王認為,我大唐兵鋒已經天下無敵了麼?” “哼!朱大人,你這是怯戰,是壯他人威風,滅我唐國士氣。” 面對康王扣的大帽子,朱旺也是猛然一驚,目光瞥了一眼唐帝,這位顯然也是怒不可遏,趕緊搖了搖頭: “不,不是這樣的……” “哼!”康王冷哼一聲,逼問道,“難不成我大唐國就該忍氣吞聲,仍由西夏欺辱?” “我沒有這個意思……” “那你是什麼意思?”康王不依不饒,“朱旺,你身為兵部堂官,不思興兵伐謀,卻在此狺狺狂吠替北疆蠻夷說話,你何德何能忝位兵部堂官?” “我,我……” “好了!” 唐帝這時目光掃過二人,沉聲喝止道:“都別吵了!” 緊隨著,又看向韓世榮,問道:“國舅,你怎麼看?” 韓世榮這會兒也放下了胡餅,拍了拍手,抬頭說道: “啟稟皇上,臣贊同朱大人的說法,眼下就是應該以和議為首要。” 斯言一出,康王的臉色頓時就是一沉。 好嘛!今天這是打算要攤牌了。 不待他人開口,韓世榮緊跟著說道:“如今我唐國國庫空虛,兵將乏弱,一旦開戰,勝負難料,所以即便想要打贏西夏也並不容易。另外,北狄一直蠢蠢欲動,倘若藉此機會趁勢捲入戰爭,我唐國將會是全面對敵。因而,臣以為,最好的法子還是和議。” 唐帝微眯著眼,欲言又止。 “一派胡言,簡直是可笑之極!” 還是康王當即接言說道:“人家都五萬大軍陳兵邊境了,要租借咱們的土地,這時候還談什麼和議?!” 韓世榮被這話嚥了回去,臉上有些掛不住,卻也不敢發作。 畢竟,這是御前議事,每個人都要說話的權利。 其實現在的局面已經很明顯了。 康王一心想要對西夏開戰,反而是韓世榮、朱旺等人卻想要和議解決此事。 而關於唐帝的心思,朝堂裡早有主戰的傳聞。 再想到今天這個議會,唐帝的態度就已經不言而喻了。 韓世榮自然也覺察出了,皇上是主戰的。 就在這時,年近七十的夏巖也終於開口了: “自大唐開國伊始,北狄便始終是我唐國的心腹大患。當年先帝曾命臣統率大軍三伐北狄,直到收復北疆九州後,北狄才不得已退守到北疆境外,兩國簽訂‘錦葵之盟’,和平共處,互不侵犯。” “可近年來,北狄又開始在大唐邊境屢屢侵犯,騷擾,試探。掠我大唐子民,侵我大唐土地。於是,太后才召叢集臣商議應對之策。群臣大多主張關閉涼州商道,取締互市。” “此後,高昌,回鵠,北狄立馬遣使來訪,皆是要求重啟涼州商道。想來,我們此舉正是切中了他們的要害……” 一番話,在場諸人都是凝神靜聽。 畢竟曾是馳騁西北疆場的老將軍。 因而,夏巖在唐帝心中也是頗有分量。 唐帝微微點頭:“那依老將軍所言,接下來當如何應對?” “皇上!” 先看了一眼唐帝,夏巖又接著說道: “涼州城加之節制四大防務營共有駐軍五萬人,幽雲二城有近三萬人,遼東熙河軍兩萬人,加在一起也就是十萬兵馬。在大唐國可戰之兵裡,這就佔了近三成。 “距離京都南門三十里外的麓羽營,共有一萬人,統屬皇城禁衛軍,可節制京畿十二防務營六萬人,加在一起也有七萬人,隨時可以抽調出五萬人馬開拔北上。 “但目前最為緊要的是軍需問題,老臣斷定這次党項族提出租借土地,定是想趁此來試探我北疆邊軍防務。 “以老臣之見,我們應該一面籌措糧草,一面選出徵北大將軍,做出決戰態勢,以表明我唐國有可戰決心。” 唐帝臉上終於露出了和悅的面容,韓世榮眉毛不經意地微微一抖,朱旺臉上有些掛不住,康王聽了卻是連連點頭。 唐帝微微頷首,用嘴唇輕輕地呷了一口茶水,接著他若有所思地端詳著手中的天青色宣窯暗龍杯,淡淡開口道: “老將軍請說下去。” 有了這句話,夏巖這才放開了: “涼京是大唐北疆防線,一旦失陷,十萬邊防軍共同守護的北防線便大門敞開,京都便暴露在北狄的鐵蹄下。只怕不出三個月,北疆各部族便踏馬可至京都城下。所以,涼京不能亂。 “而涼京不能亂的首要是穩住幽雲二州,只要荀山河鎮守在涼京,我們只需籌措糧草,放出訊號,讓党項人知道,我們有與之決戰的信心,他們便不敢輕舉妄動。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