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找尋真實的蔣介石,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叛Я既勻槐硎荊骸跋顧擔�顧擔�揮姓饈慮欏N藝飧鋈慫禱埃�鄣謎��禱埃�庵質慮椋�也荒苴黴�謁�恕U饈鞘率怠!薄拔乙��韉模�鉅�艫木褪欽庖壞恪U飧鍪虜皇僑思業氖慮椋�俏易願齠�氖慮椋�俏業腦鶉巍!薄墩叛Я際蘭痛�媯ǹ謔鍪德跡�罰��434頁。

“不抵抗主義”到底是誰提出來的?(7)

前文已述,張學良多次否認“不抵抗命令”和蔣的關係。上述談話中,唐德剛雖然特別引述《銑電》的關鍵詞語以提醒張,但張學良仍然堅決否認。這種情況,似非老年記憶衰退可以解釋。據此,《銑電》又似乎從來不曾存在過。前幾年,曾有人在書中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毅荻書齋”的展櫃中藏有《銑電》原件,經筆者電詢該書作者,該書作者自承:“此書不足為據。”參見竇應泰:《張學良三次口述歷史》,華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418頁。

9月6日,張學良曾有《魚電》致臧式毅與榮臻等人,電稱:現在日方外交漸趨吃緊,應付一切,亟宜力求穩慎。對於日人,無論其如何尋事,我方務當萬方容忍,不可與之反抗,致釀事端。即希迅速密令各屬,切實遵照注意為要。張學良。魚。子。秘印。《張學良文集》,香港同澤出版社1996年版,第488頁。後來洪鍅、趙鎮藩回憶的《銑電》也許是《魚電》的誤記?

張學良在接受張之宇姊妹訪問時,曾談過他下達《魚電》的想法:我已經得到了情報,日本要挑釁。(所以下了)不抵抗主義的命令。我的命令大概是九月,我在醫院下的命令。九月。我忘記了,反正是九一八以前。我給東北(軍下命令),日本來挑釁,我們不要跟他抵抗,……他要來挑釁,我們要躲避……沒有想到大規模的……這種大的來啦,惹得國際的問題,世界的問題都來了。張之宇、張之丙:《張學良口述歷史》。顯然,張學良所說“在醫院下的命令”,當即上述9月6日給臧、榮二人的《魚電》。

兩國交戰是大事,不輕啟戰端,慎重、冷靜地處理日方的挑釁是必要的,但是,慎重、冷靜不等於完全放棄有理、有節的抵抗。以忍讓求息事,完全放棄抵抗,將會助長敵人的氣焰與野心。《魚電》雖然針對小規模衝突而言,但它仍然是一項錯誤的決策。

不僅如此,張學良後來還在《魚電》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向前發展了,這就是要求有關部隊收繳士兵的武器。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上午10時,張學良接受天津《大公報》記者訪問時坦言:“實告君,吾早已令我部士兵,對日兵挑釁,不得抵抗。故北大營我軍,早令收繳軍械,存於庫房。昨晚(即18日晚)10時許,日兵突以300人扒入我營,開槍相擊。我軍本未武裝,自無抵抗,當被擊斃三人。”既然中國軍人手無寸鐵,自然只能“盡任日軍所為”了。

【七】南京國民政府的對策說明它預設並且贊同張學良的處理方針

辨明九一八事變時期的“不抵抗命令”出於張學良,並不能減輕蔣介石和南京國民政府的責任。

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力圖訴諸悲情,證明曲在日方,“證明我軍對他們的進攻,都未予以還擊;更無由我方炸壞柳條溝路軌之理”。其辦法是訴諸外交。9月19日上午的東北幹部會議,作出的決定就是“一切聽各國裁判”。在隨後召開的東北外交委員會上,顧維鈞提出,立刻電告南京,要求國民政府向國際聯盟行政院提出抗議,請求行政院召開緊急會議,處理這一局勢。《顧維鈞*》(1),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414頁。張學良和會議參加者都同意。其後,南京國民政府採納的就是顧維鈞的方案。

蔣介石從上海方面得到瀋陽發生事變的訊息後,立即致電張學良,要張向外宣傳時“力闢”日方散佈的侵略藉口——東北軍“有拆毀鐵路之計劃”,無一語談及軍事準備與軍事鬥爭。《中日關係史料》,第1頁。9月21日,蔣介石回到南京,在召開的緊急會議上提出:“先行提出國際聯盟與簽訂非戰公約諸國,以此時惟有訴諸公理也。一面則團結國內,共赴國難,忍耐至於相當程度,乃出以自衛之行動。”《*重要史料初編》,《緒編》(一),第281頁。22日,蔣介石致電張學良,要求張迅令青島海軍集合塘沽,以防“與日艦發生萬一之意外”。《中日關係史料》,第12頁。此後,蔣介石和南京國民政府都一心一意寄希望於國際聯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都不曾指示張學良和東北軍抵抗。這就說明,蔣介石和南京國民政府在事實上預設和肯定張學良的“不抵抗主義”。

“不抵抗主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