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外交十記,連過十一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部長們同意應繼續與三方進行磋商以便達成三方和亞太經合組織現有成員均能同意的安排,使三方在漢城會議上儘早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正在同中國商談復交的印尼,是亞太經合組織的成員,首先向我們通報了有關情況。隨後,將擔任第三屆部長級會議東道主的韓國,開始派人與中國進行私下磋商。 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之所以比較複雜,主要是要處理好臺灣、香港同時加入的名稱和地位問題。 亞太經合組織與聯合國等由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不同,其成員都稱為經濟體,是討論經濟問題的論壇,開會時也不懸掛成員的國旗、國徽等標誌,所以,香港和臺灣可以作為經濟體加入。 我們提出瞭解決這個問題的基本原則,即:在一箇中國的前提下,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主權國家的身份加入,臺灣和香港作為地區經濟加入。 為了在漢城會議前解決中國加入的問題,韓國表現出了很高的熱情。當時韓國雖與臺灣保持著“外交關係”,但是它已經考慮到,在東亞今後的經濟發展和政治架構變化的前景下,與中國建交有利於韓國。因此,利用東道主的便利條件,積極推動解決中國入會問題,並以此帶動與中國的交往,就成為韓國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目標。 當時,韓國外交官員是不能來中國訪問的,但我們破例,讓韓國外交部次官補(即助理部長)李時榮,以當年亞太經合組織高官會議主席的身份,多次來京與我們商談解決方案,並透過他,將情況通報給其他成員徵詢意見。李時榮還多次往返臺灣和香港,與他們周旋和磋商。 談判的過程十分艱鉅。之所以如此,倒不是韓國方面和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在區別主權國家和地區經濟的原則上有什麼不同意見,而主要是臺灣方面從中作梗。 臺灣方面堅持在亞太經合組織中享有“平等地位”。在稱謂上,堅持不同意使用我們最初提出的“中國臺灣(TAIWAN,CHINA)”的名稱;不願接受其“外長”不得與會的安排,而且,還不願就這些問題與我們直接商談。這就使談判遇到了障礙,問題一時無法解決。 李時榮在三地穿梭、往返傳話,還要設計讓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協方案,其艱辛程度可想而知。事情一直沒有進展,直到後來,據說李時榮向臺灣發出了“如臺灣方面拒不接受妥協,將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香港先加入”的最後通牒之後,臺灣方面才表現出了“識時務”的態度,不得已做出了讓步。 經過六輪談判,歷時九個多月,這才終於找到了我們認為合適、臺灣和香港也能接受、其他成員一致贊同的辦法。 1991年10月2日,中國外交部國際司司長秦華孫和韓國的李時榮在紐約簽署了關於三方同時加入亞太經合組織的諒解備忘錄,其中包含了我們堅持的基本原則,以及對臺灣的稱謂和參加活動的級別的明確規定。臺灣要用“中國臺北(CHINESE TAIBEI)”的名稱,而且,只能由主管經濟事務的部長與會,其“外交部長”或“外交部副部長”不得參加會議。&nbsp&nbsp。 最好的txt下載網

亞太經合組織(2)

亞太經合組織與臺灣和香港也簽署了內容相同的諒解備忘錄。當時我們還與韓方達成一項協議,就是在漢城的臺灣“大使”不能參加第三屆部長級會議的活動。這樣就為中國代表團出席漢城部長級會議掃清了道路。&nbsp&nbsp

會見盧泰愚(1)

在我們到達漢城的當天下午,按照日程,盧泰愚總統在青瓦臺集體會見各成員部長,我們按時到達,登上又高又寬的數十級臺階,進入了會見大廳。來賓按禮賓順序站好,這時,總統府禮賓官私下告訴我,說總統請我在集體會見後留下來,他將單獨會見。 盧泰愚雖是軍人出身,但比較溫和,在與中國建交問題上態度相當堅決。他於1988年2月就任韓國總統,上任後,根據國際形勢和朝鮮半島形勢的變化,明確提出為了半島的和平與穩定,要在他的任期內與中國、蘇聯和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建交,稱之為“北方政策”。 1988年10月,韓國成功地舉辦了漢城奧運會,擴大了它在國際上的影響,同時也透過接待中國、蘇聯和東歐國家的體育代表團,鬆動了與這些國家的緊張關係。 1989年初,匈牙利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率先打破禁忌,與韓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到1990年9月蘇聯與韓國建交時,絕大部分東歐國家都與韓國實現了邦交正常化。 盧泰愚雖也曾多方試探,想與中國改善關係,但一直進展不大。當時,他的任期只剩下一年多一點的時間了,因此,他比較著急,自然也就不會放過中國外長在漢城出席國際會議這一絕好機會。 集體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殤

泰達魔王

仕途沉浮

莊無魚

絕品醫生

痛罰

寵妻之老公太霸道

靜默成繭

將遇良才

青澀春天

奈何公主想嫁我

陌驕陽